踏入2021年,全球電動車市場勢必更精彩,但競爭激烈程度,可能會遠比市場預期更為之大。
去年靠電動車晉升超級富豪的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特斯拉(Tesla)動作多多。日前,特斯拉就正式在內地開售國產系列的Model Y車款,售價為只需33.99萬元(人民幣,下同),較之前每部售價減近15萬元。
事實上,特斯拉早於去年10月,已把Model S的長續航及高性能版車型降價2萬多元。外界早已預期,即使以去年全年近55萬部銷售量計算,特斯拉在內地的定價其實是有更大下調空間。
特斯拉優勢在於內地有生產線,加上自身品牌效應,其實愈賣得好,規模效益愈高,再降價空間變相更大。內地2035年要將新能源車滲透率大增,除比亞迪(01211)之外,蔚來、理想及小鵬亦是主力,當中蔚來是打高端市場,小鵬是較低端。基於競爭問題,行業相關企業近期最常見動作,就是盡快跑去集資,希望儲夠彈藥迎戰。
每家車企都高調表示會發展新能源車
內地是個極龐大市場,其在電動車發展的決心及目標,程度上是相等於之前的5G,為的當然是用全球最大市場及電動車滲透率,去獲取更大主導地位。
相比手機制式,全球在電池技術上談不上統一;部分耐用而又續航能力高,很多卻是相反,另外,不同電池成分在不同天氣氣溫的表現能力差異極大,都是投資新能源汽車股要留意的。說得白一點,每家車企都會高調表示會發展新能源車,唯極大部分是參照外國車企,包括通用汽車模式,只利用本身生產線,至於其他核心技術及電池,其實是向外採購。相反,特斯拉及比亞迪側重於一站式垂直模式,從研發至生產全部都齊。
近期,表現最好的兩隻內地汽車股,跑出的是長城汽車(02333),吉利汽車(00175)也不弱。筆者不熟悉長城的技術,但以其定價計,大眾化路線,最容易在銷售及市佔率優勢上,取悅基金界。長城及吉利有留意的話,同時強調其智能或無人駕駛技術,吉利董事長李書福也表明,要大搞提升及現代化,汽車晶片及其他更破格核心技術統統都要染指,似乎如果市場氣氛不變的話,銷售量比較可能是其次,行業已到了比併說故事的能力了。
摩根大通很早前已提到,汽車股不再是汽車股,因新能源及其他發展,已提升到集軟硬件研發於一身的科技股。行業升級轉型是好,但對投資者來說,掌握或會較科網股困難,單以電池成分及其優點與缺點,是非一般投資者可以理解的。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