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企業,是美國政府一手催生的。為了發展汽車工業,美國政府大力推行都市郊區化計劃,大量建造跨州公路,並刻意不發展公共交通設施,連戰前建立的市內公共交通也被人為地迅速淘汰。城市的郊區化,使大量居民住在郊區,工作、辦事、購物,無車不行,公共交通給取消後,只能以私人汽車代步。於是私人汽車便從奢侈品變成了必須品。當然,汽車工業也帶動了許多其他相關行業如建築、石油、鋼鐵業、橡膠業等等,使國內就業機會增加,人們有足夠的消費能力購買汽車。這樣美國很快就讓大部份人都擁有汽車,並常常棄舊置新。
刻意宣揚的汽車都市文化
「美國汽車的年生產從1930年的340萬輛(戰前最高產量)增加到1965年的1,100餘萬輛,是1930年時的三倍(Rae, 1985: 180-181)。」(參見金寶瑜《全球化與資本主義危機》台北巨流版)此外,美國為了保證汽車企業的生產與消費不斷發展,還不惜以軍事及政治上的霸權干涉中東政局,以取得大量廉價石油的供應:1953年,伊朗總理墨罕墨德·莫塞帝(Mohamad Mosa-Degh)將石油所有權國有化,一向打着民主旗號的美國竟出兵伊朗把他趕下台,把政權交給夏王朝(SHAH)的大獨裁者 Mohammed Reza Shah,直到1979年才被推翻。
汽車工業成為資本主義工業的龍頭,二戰的戰敗國西德和日本在美國的扶助下也大力發展汽車工業及相關工業如石油提煉、鋼鐵製造、橡膠業等等。這些都是高排碳、高污染的工業。英國和法國戰後經濟元氣大傷,為分一杯羹也參與這個行業的競爭。為了擴展汽車市場,美國以其強大的軍事、政治、經濟及傳媒力量(特別是影視文化),大大宣揚了與汽車工業相關連的都市文化模式。人人開私用車,變成了全球嚮往的現代化都市生活不可或缺的部份。這就說明了另一個年份1970年為什麼是標誌地球氣溫以更快速度攀升的一年。因為到了這一年,世界汽車的生產與使用達到了二戰後第一個高峰。高耗能與高污染並行:70年代初,以私用汽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的美國,每年對原油的耗用,幾達全球總產量的五成。
但發達國家的汽車企業到上世紀70年代也走到了第一個飽和點:因競爭激烈引致產能過剩,而汽車普及運動又未能在發展中的第三世界太快開展。汽車企業作為二戰後美式資本主義的支柱出現了問題,資本主義的繼續運作必須另謀出路。此時,美國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便提出另一謀略:以金融經濟的全球化推動永無休止的消費主義。
金融資本主義的全球化
說到這裏,我們必須先討論一下「市場經濟」的問題。市場經濟一直是所謂自由民主社會經濟運作的主要模式,也是形成相關政治模式的經濟基礎。古典經濟學家提出市場經濟的初衷,是想通過市場經濟那隻調節供求關係的「無形之手」,令資金流通無阻,產業靈活經營,以達到快速富國裕民的目的。但也由於古典經濟學家同時提出了「自利」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他們理念中市場經濟的那隻「無形之手」在資本主義實踐過程中便變成了一隻只圖滿足「私欲」的「有形之手」,控制了整個社會、國家甚至全球經濟的發展。這隻手就是擁有大量資本的資本家之手。為什麼?要知道原因就得從歷史的現實中去了解什麼是「資本」,什麼是「資本家」,什麼是「資本主義」。
著名的法國資本主義史學者布羅代爾認為:一筆未被投入生產的「資金」只能稱為「資產」,只有不斷進行生產運作的資金才會成為「資本」。而且,「資本」最快速的增值的方式是以已有的資本產生更多的資本,通俗的講法即「以錢生錢」,具體做法就是通過銀行或財務機構以有價證卷方式進行投資。而且,擁有大量資金的人參與這種資本增值活動總是佔盡優勢的。一旦發現了這個原理,由於私欲心的驅動,便毫不猶豫的參與這種「資本」的「生產」,千方百計、營營不息地不斷把自己的資產轉為資本。於是就產生了「資本家」和「資本主義」,隨而產生了更純粹的金融資本主義經濟。私欲心的驅動力在這裏發揮了最大的能量。
金融資本主義經濟在一國範圍中的規模太受侷限了,必須國際化、全球化才能大展拳腳。這就得藉國際貿易來推進。國際貿易的主要部份是實體經濟,是物質商品的行銷,消費主義的意識形態──歌頌物質生活的幸福,就變成必須的手段了。消費主義無可避免地造成大量資源浪費和高度環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