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做足100分的成本

若果你因疫情收入大減,甚至加入失業大軍,又或居住環境惡劣,全力抗疫對你來說就是成本高昂之舉了。

小時候讀書很少拿100分,公開考試奪A亦只有經濟一科,其餘科目皆距離奪A甚遠。非不能也,實不為也,只要肯放棄娛樂的時間,只要肯多開夜車,讀書成績本來可以更好,但就是不這樣做,為什麼?皆因對某些科目興趣有限,盡全力埋頭苦讀太痛苦,適可而止足夠升學就算了。老師教誨做任何事都要盡全力,其實是不符經濟原則也不切實際的。

香港政府抗疫,也要拿100分。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如火如荼,一直為政府出謀獻策的專家袁國勇教授,為香港市民訂下了冬季假期的「讀書計劃」:大家要有心理預備度過一個「安靜、和平、心裏有喜樂」的聖誕節,安靜地唱《平安夜》,不要到酒吧、食肆慶祝。由於早前食肆、酒吧沒有好好遵從衛生措施,亦少有市民用「安心出行」記錄每日行蹤,他認為第四波疫情是意料中事。袁教授同時亦鼓勵市民,香港「清零」考試100分是可以做到的。只要「狠狠地」落實所有措施,做到「滴水不漏」,就可以避免下次第五次第六次考試成績欠佳。

香港市民,仍需要多多努力。只是,盡全力抗疫的成本,對不同人來說是實在相差太遠了。若果你薪高糧準,家居寬敞舒適,可輕鬆在家工作,你雖然很懷念出外旅遊的日子,但你為了自己安全,也樂見香港抗疫成績滿分,不齒別人的高風險行為。若果你因疫情收入大減,甚至加入失業大軍,又或居住環境惡劣,全力抗疫對你來說就是成本高昂之舉了。若果你從事的是「符合香港經濟發展利益的商業活動」,可以享有免檢疫的優待,你當然支持其他行業爭取好成績。若果你不幸從事的是飲食之類的,沒有太大「發展利益」的行業,那你就只能大嘆倒霉了。

爭取好成績背後有什麼代價?

除了我們看得到的經濟增長、失業率等數字,抗疫100分的成本,還有大大小小的社會、心理問題。學生學習素質下降,社交生活大大減少,家庭關係變得惡劣,朝不保夕焦慮擔憂,這些不會反映在統計數據上的犧牲,其分配也是相當不平均,而且跟經濟狀況有莫大關聯的。

香港抗疫接近一年,我們的焦點從來只有確診數字,而香港政府的抗疫政策,亦好像只有公共衛生的角度,整個社會的唯一目標,就是用盡各種方法,將個案減到最低最低,務求達到「清零」等理想情況。至於爭取好成績背後有什麼代價,以及由哪些人去承受這些代價,相對少人關注,好像並不重要。

也許,抗疫損失最慘重的人,往往就是社會上聲音最微弱的一群。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曾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