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的張愛玲與許地山

張愛玲就讀港大時,新文學運動作家許地山擔任中文系系主任兼教授,其時中文系設在鄧志昂中文學院大樓,許地山的辦公室估計在二樓附有露台的房間。張愛玲有修讀許地山的課,兩位近代著名文人在香港首次接觸。

今年是張愛玲(1920-1995)百年誕辰,也是她逝世25周年,傳媒紛紛論述這位上海女作家的一生。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聯同文學院和比較文學系,亦為這名港大校友舉辦線上展覽,以原始檔案文獻呈現她在港大的生活與因緣(https://www.virtual.umag.hku.hk/eileenchang100),最近將部分有關張愛玲及其師友的文獻放在港大美術博物館展出。館方介紹說:「港大的人文教育以及香港之戰帶給張愛玲的衝擊,直接影響到她日後的一舉成名。」

1938年張愛玲以優異成績獲獎學金考入英國倫敦大學,但遇上歐戰未能成行,改為來港入讀香港大學文學院。從學籍紀錄可知,她於1939年8月29日註冊,住宿寶珊道8號聖母堂(Our Lady’s Hall),這是法國聖保祿女修會為港大而設的女生宿舍。港大美術博物館的線上展覽說,該舍堂由私人大宅Hopefield改建而成,張愛玲是第一批入住的港大學生。

從張愛玲的成績單,可見她修讀過英文、歷史、中國文學、翻譯、邏輯和心理學等課程,其中英文和歷史兩科成績最佳。1939年她參加上海《西風》雜誌徵文比賽,以《我的天才夢》一文獲得名譽獎第三名。1940年(大學二年級)她考獲全級第一,獲得兩項獎學金共25英鎊(以歐亞混血兒商人何福和巴斯船運商人Nemazee的名義設立),學費和膳宿費全免,令張愛玲在港大生活無憂。

張愛玲1939-40年的港大成績單(香港大學檔案館藏)
張愛玲1939-40年的港大成績單(香港大學檔案館藏)

兩位文人相遇

張愛玲就讀港大時,新文學運動作家許地山(1893-1941)擔任中文系系主任兼教授,其時中文系設在鄧志昂中文學院大樓,許地山的辦公室估計在二樓附有露台的房間。張愛玲有修讀許地山的課,兩位近代著名文人在香港首次接觸。

鄧志昂中文學院大樓曾是港大中文系上課地方
鄧志昂中文學院大樓曾是港大中文系上課地方

許地山出生於台灣台南,曾在廣州讀書,通曉閩語和粵語。1917年考入燕京大學文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以筆名「落華生」(落花生)發表白話文文章。1922年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宗教史和比較宗教學,兩年後取得文學碩士學位,再轉到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宗教史學、印度學、梵文等,完成後返回燕京大學任教,是一名學貫中西、知識淵博的學者。

1932年底,港大中文學院主任賴際熙退休,由林棟署任行政工作,之後中文學院歸入文學院,復稱中文系。1935年1月,新文化運動舵手胡適到香港大學接受名譽法學博士學位,他應校方之邀,推薦許地山來港掌管中文系。同年8月許地山以41歲之齡上任,他一改前清翰林的教學方法,革新課程內容,將中文系易名「中國文史學系」,實行文、史、哲並重。他亦有參與香港中小學教育改革,推動青少年文藝活動,為香港帶來新文化的風氣。

抗日戰爭爆發,許地山投入救國工作,四處奔走演說,最後積勞成疾,1941年8月4日心臟病突發,在港島羅便臣道寓所逝世,終年48歲。由於大陸政局動盪,許地山的家人決定將其遺體安葬於薄扶林華人基督教墳場,一代學者長眠香江。

許地山在薄扶林華人基督教墳場的墓碑
許地山在薄扶林華人基督教墳場的墓碑

由學生至作家

許地山病逝後四個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港大停課,馮平山圖書館(今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被徵用作防空救護隊的防空站。張愛玲報名擔任防空員(她說因有膳食提供),駐在馮平山圖書館,負責記下每次空襲轟炸、警報,以及解除警報時間。期間她閱覽館內不少藏書,後來在著作《易經》中形容,那一份快樂「像孩子進了糕餅店」。

張愛玲曾說在馮平山圖書館閱覽了不少藏書。
張愛玲曾說在馮平山圖書館閱覽了不少藏書。

香港淪陷後,張愛玲在「大學堂臨時醫院」做看護,每天有兩頓紅米飯,一頓乾,一頓稀。除了工作外,她們還要跟教師念日文。到了1942年5月,張愛玲決定與錫蘭籍好友、港大醫學院三年級學生炎櫻(Fatima Mohideen)乘船返回上海。

不久張愛玲全情投入寫作,1943年在《紫羅蘭》月刊發表中篇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和《沉香屑—第二爐香》,在文壇聲名鵲起。之後創作了《茉莉香片》、《心經》、《傾城之戀》、《金鎖記》、《封鎖》、《琉璃瓦》等小說,還有《燼餘錄》和《花凋》等散文,部分作品以香港或香港大學為背景。其中《傾城之戀》以淺水灣酒店為背景,今天該處已重建成影灣園,可供追憶的只有是昔日的噴水池。

電影《色,戒》改編自張愛玲的中文短篇小說,女主角王佳芝是廣州嶺南大學的學生,1938年廣州淪陷,嶺南大學遷往香港,借用香港大學上課。當時抗日熱情高漲,王佳芝響應同學鄺裕民的號召,演出救國話劇。電影中有不少場景在香港大學本部大樓拍攝,有一幕可見學生閒坐在庭園的荷花池畔聊天,但其實該水池在戰後才興建的。

1952年張愛玲重來香港,受聘於美國新聞處,翻譯西方文學名著,並與美新處翻釋辦公室主任宋淇及其太太鄺文美結為好友。初時張愛玲入住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宿舍,1954年租住北角英皇道一個單位,期間創作了《秧歌》和《赤地之戀》兩部長篇小說。1955年秋天她赴美定居,1961年第三度來港,租住花墟斗室,替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編寫了多個劇本,停留了約半年便返美,直至終老。

港大檔案中留下張愛玲的影像,一張是學籍記錄上的證件照,那是她在上海就讀美國聖公會所辦的聖瑪利亞女中拍攝的。另外,文學院師生1940年和1941年秋天在本部大樓前拍攝大合照也有張愛玲的身影。張愛玲曾經上過歷史科老師佛朗士(Norman H. France)的課,港大檔案有一張照片可見他與中文系教授陳寅恪等人於1941年大合照,可惜佛朗士在1941年12月20日的香港保衛戰中犧牲。港大美術博物館的《百年愛玲,人文港大:張愛玲百年誕辰紀念文獻展》,將展至明年1月17日結束。

香港大學文學院師生1941年秋季在本部大樓前的大合照(香港大學檔案館藏)
香港大學文學院師生1941年秋季在本部大樓前的大合照(香港大學檔案館藏)

陳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