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牧草人

莫熙穆,一生清貧,是廣東最早接觸並研究現代生物學的少數學者之一。他為農民奉獻一生,期望土地再有肥沃,耕民能擺脫貧困。……
看完由陳鵬飛先生所著《風雨牧草人》一書,有點感受,際此父親節前後,藉此書向勇於擔當、敢於面對挑戰、能以身作則的天下眾多的父親致敬。同時,對近年香港主流媒體,不斷發掘內地知名人物的大量陰暗面,除了壞與貪的報道外,好像什麼都沒有的內地,在此提出「另類」的好榜樣,發揮一些正能量。
 
牧草人,指的是華南師範大學著名傑出的老教授——莫熙穆,一生清貧,是廣東最早接觸並研究現代生物學的少數學者之一。按陳鵬飛著作所示,莫教授於1958年留學莫斯科,進修農業,與俄國學者合力研究核酸與蛋白合成、葉綠體 DNA 分子系流學,努力尋找經典植物學與現代生物學的結合點。事實上,莫教授對內地森林不斷被濫伐破壞,甚感痛心,從整個世界看,人類歷史從特定的意義看,就是一部不斷亂砍亂伐,不惜破壞人與大自然生存互賴關係,只是人類自私貪婪,謀求獨贏的發展歷史。
 

研究牧草望能助耕民擺脫貧困

 
莫教授於1986年,踏上軟綿綿的澳洲遍地大草原時,內心被綠油油、軟綿綿的青草懾住,莫教授認為澳洲的經濟發展其中一個重要載體,就是該國重視固氮牧草,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但在國人的傳統「智慧」中,草的地位、價值、功能究竟會被放在怎樣的位置上?草,除在生物學意義上,佔據一個植物的稱號外,老百姓如何看待草?看來都是貶義居多,俯拾已有「草草收場」、「草民」、「草率」,更有嚴重的指控,就是「草菅人命」了,總之,草,就不是什麼有價值的好東西。
 
但莫教授就以植物學家的敏銳眼光,強烈的環保及人文關懷,對草是情有獨鍾,終其下半生的全部精力,在收集種草、選草、育草的理論與實踐。為國人,特別是廣東省20多個縣市的荒山禿嶺,莫教授以年邁的步履,行走6萬多公里,推廣種植牧草,提出「雨傘與棉被」理論,要「草灌並舉,種草先行」的整治水土主張,從而期望土地再有肥沃,耕民能擺脫貧困。
 
1996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頒予莫教授「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而《新中國留學歸國學人大詞典》亦有載錄莫老的事迹,實至名歸,功在國家。
 
原刊於《星島日報》,獲作者授權刊登。

何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