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會的美國因素

中國為免美國破壞,提出「雙循環」的對策,即在國內經濟循環,並努力維持國內外經濟運轉。前者不難,這也是中國經濟最容易奏效的自救方法;但後者卻困難重重,因為西方世界已把中國崛起視為「必須遏制的趨勢」。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這是中共的會議,但相信美國因素將佔一定的分量;皆因五中全會討論的第14個「五年規劃」,涉及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始以來的很多因素,而這些美國因素又導致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也在急遽變化。這些都是過去的「五年計劃」或「五年規劃」沒有碰到的。所以,中共自己也說,目前的國際形勢錯綜複雜,必須小心應付。

首先,可以預期美國對中國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大。有消息說,美國繼制裁中國的民營和國有企業之後,可能將會針對中國的軍方企業。因為軍方企業不斷發展,是中國強軍的一種方法;讓軍方得利,也是習近平爭取軍方擁戴的策略。將來,假如美國制裁中國軍方企業,會否引發某種形勢的轉變?將是觀察點之一。中國昨日急忙制裁向台灣售武的美國企業,也是一種必要的姿態。

其次,中國為免美國破壞,提出「雙循環」的對策,即在國內經濟循環,並努力維持國內外經濟運轉。前者不難,這也是中國經濟最容易奏效的自救方法;但後者卻困難重重,因為西方世界已把中國崛起視為「必須遏制的趨勢」。

中美關係不會有根本性變化

還有,美國等西方國家正進一步從高新科技源頭遏制中國。例如,它們設法限制中國取得高水平的芯片,所以中國最近在全球各地(包括台灣)搜購各種芯片,以免「斷芯」影響生產。另一方面,雖然中國的「芯片大學」(集成電路大學)已經上馬,但遠水不能救近火,也許中國將面對一段技術青黃不接的時期。

這些都是「十四五規劃」涉及的外部因素,不是中共關起門來喊幾句口號就可以解決的。外界關注,美國總統選舉的結果快將揭曉,無論結果如何,將對中美關係有何影響?不過,中國外交界有一種評估:無論特朗普連任還是拜登當選,中美關係也不會有什麼根本性的變化,更難說好轉。因為美國的仇華情緒已十分普遍,並在築起國際的圍堵牆。

換言之,「雙循環」中的「外循環」,阻力不單來自美國,還有其他西方國家。最近,一些國家停止與香港之間的罪犯引渡,就是明顯的例子了。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劉銳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