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香港重光,大批市民陸續從內地返回香港。因物資匱乏特別是大米供應不能滿足需求,政府要實施食米配給,市民要憑政府發出的購米證到指定的米站買米。
戰後英軍接收香港後成立軍政府,就要面對食米和其他必需品短缺問題。政府首先用船從緬甸運來大米應急,並成立「政府穀米批發處」,憑「配米證」向市民配米,每人每五天配米五斤,每斤售價5角。政府穀米批發處一直存在至五十年代。筆者手頭上有一張1953年由穀米批發處簽發的「購物證」(ration card),持證人住在中環卑利街的歐陽氏,他一家三口姓名寫在證上,憑證可到指定的「公價物品營售商」(米舖)買米,歐陽家光顧的米舖就在住家附近的卑利街12號的「永生祥」。當時人叫這些營售商做米站,市民憑證買米,米站職員會在證上蓋一個「配」字。除了食米外,麵粉、糖、油、柴都要憑證購買。政府實施配給米糧制度前後持續8年10個月,至1954年8月撤銷。
街邊賣「雜碎」的流動檔
五十年代中以後香港糧油食米供應充足,取消配給制,市面湧現了各式各樣的食物檔,其中一種是在街邊賣「雜碎」的流動檔,經營者早一天到酒樓收集筵席食剩的餸尾,包括雞鴨鵝魚等,拿到小檔前撈亂翻煮,分成一缽缽賣給收入低微的打工仔,每份收一角至兩角。這些「雜碎」檔多設在上環、灣仔酒樓集中附近街邊,此乃近水樓台容易入貨也。
香港在那個窮困的年代,市面幾間「經濟食堂」(經濟飯店)很受基層工人歡迎,2毫子、3毫子一大碟腩肉飯或雞鴨飯大件夾抵食,當然不同時期的經濟食堂取價不一樣。上環、灣仔、深水埗共有6間經濟食堂,最出名的一間經濟食堂開在灣仔修頓球場內、今天觀眾看台的位置。經濟食堂經營至1957年6月結束。
報界前輩劉乃濟先生曾經寫過經濟食堂的傳奇故事,茲摘錄如下和讀者分享:「當年日軍攻佔了香港,把英國官民都囚禁在集中營。營中設備簡陋,囚犯連飯都吃不飽。有個中國人廚子,看到一個老頭子情況淒涼,暗地裏接濟他。香港光復之後,這個英國老頭子要報答恩人,問他需要什麼?廚子說自己只懂得煮飯炒菜,打算開辦平價食肆,可惜沒有本錢。這個老頭子原來是個大官,他不但借出本錢,還租出幾塊公地,讓廚子搭建單層房屋做平民食堂,招牌是『經濟飯店』。記憶所及,除了大笪地,灣仔修頓球場也有一間,如今已拆卸。」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