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達之改革廠商會,推動發展觀塘工業區

戰後初期有不少商人為香港作出相當大的貢獻,余達之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其成就遠遠不只是帶領行業發展,他在教育、慈善等方面更是貢獻良多,相關課題和研究,使學界更深入了解香港經濟背後的力量。

從事歷史人物研究的學者,多問及究竟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就余達之的營商策略及國際視野而言,明顯是英雄造時勢,當然也不能否認當時正處於二次大戰前後的國際時局,也成就了余達之對商業及教育的貢獻。若要衡量余氏成功的關鍵,顯然,他的過人才智、雙語溝通能力,以及善於交際的才華,成就了他在政、商以及教育界的貢獻。

眾多的香港商賈艱苦奮鬥數十載,才於戰後創下工業奇蹟,他們更在往後日子把握經濟發展的機會,確立香港工商金融貿易中心的地位,故此港商的營商和商業成就,特別值得我們細心研究。但香港學界對商人的研究,大多局限於70、80年代後的名人;事實上,戰後初期亦有不少商人為香港作出相當大的貢獻,如是次作者研究的對象余達之,正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余達之與糖薑業

余達之上承百年傳統工業,先後採用聯營制度、出訪國際等方式,挽救在大蕭條下將近衰微的糖薑業,更在二次大戰後三次出訪英國工展會,為糖薑業帶來十多年的中興時間,甚至為其帶來「糖薑大王」的美名。但於冷戰(Cold War)之時,糖薑業未有如一些後起的工業一般,享受到禁運的獨特地位,反之在禁運和原材料被中國內地所控制下,糖薑業面臨重大挑戰。余達之有見及此,希望透過本地種植生薑以解決原材料缺乏的困境,同時他更率領商界團隊出訪歐、美等地,開拓更多海外市場。本書補充了學界忽略的「余達之與糖薑業」這研究課題,此例剛好證明香港工業,一方面能享受50、60年代中西方冷戰下帶來的商貿優勢,一方面早見於50年代前,部分香港工業已大為發展,更為日後經濟起飛奠下基礎。此外,藉着對余達之的研究,為學界提供例子,補足研究香港商業史、商人史的課題。

香港糖薑貿易公司中英文廣告。(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香港糖薑貿易公司中英文廣告。(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具國際視野 促進香港對外貿易

當然,余達之是一位極具國際視野的商人,多年來善用此優勢,造福香港工商業。早於1948年出訪英國工展會時,取得非凡成就。此後,他逐漸扮演着香港「外交官」的角色,前往南洋、日本、美國、英國、歐洲及澳紐等地開拓海外市場,若以今天之學術研究來分析余達之的國際視野,可發現他早具「全球化」營商概念。同時,他亦為糖薑業改善稅務問題,更在冷戰期間多次為香港工業界人士謀求褔利,多次向港英政府提出有關工業發展的建議。此外,余達之發揮着有如香港商貿部的影響力,善用他在工商界的地位,促使美國多次歸還被扣留的貨物,亦改善香港、美國之間的商貿關係,促進香港對外貿易,推動工商貿易全球化。另外,余達之不只着眼於海外市場,更善用出外考察的經驗,優化香港工業。他曾改革香港四大商會之一——中華廠商聯合會的架構,積極籌辦九龍總商會,又引入「衛星城市」的概念,推動建成全港首個工業區——觀塘工業區,為香港人提供就業機會,帶給不少家庭溫飽,更為香港工業發展帶來新的希望,余達之對於香港的貢獻,實在值得歷史文獻所記錄。

還有,余達之更身體力行,重視基礎教育,捐助獎學金、積極籌辦學校、熱心參與香港小童群益會等會務,福惠社群,在當時的本地企業家而言,實屬非常難得。

1948年,英國皇太后瑪麗(Queen Mary)參觀英國工業製品展覽會,考察香港工業出品攤位,由余達之接見。(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1948年,英國皇太后瑪麗(Queen Mary)參觀英國工業製品展覽會,考察香港工業出品攤位,由余達之接見。(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余達之是香港40至60年代,工商業界舉足輕重的鉅子,其成就遠遠不只是帶領行業發展,他在教育、慈善等方面更是貢獻良多,尤適合當代年輕人及年青企業家仔細認識。本書就余達之與糖薑業、觀塘工業區、教育建設等課題進行研究,希望學界更多關注香港工商業史的各個範疇,如號稱70年代工業奇蹟前的工業、以往的工業名人、工業區的建設等課題,使學界更深入了解香港經濟背後的力量。

《余達之路—糖薑大王與戰後香港》後記二之一

陳明銶教授序言:〈余達之建又一村 開香港風氣之先〉

新書簡介

書名:《余達之路—糖薑大王與戰後香港》

作者:余皓媛、區志堅

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