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日)起,應中國共產黨邀請,緬甸全國民主聯盟主席昂山素姬將率該黨代表團訪問中國。而港台及海外媒體對昂山此行關注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昂山此行對中緬關係及中國外交思維轉型上。
香港《南華早報》中文網就刊登了評論《中國外交新常態或從昂山素姬訪華開始》,直言中共昂山素姬訪華,標誌着中國對緬甸的外交開始轉向務實。評論說:緬甸政府向西方轉,尤其是密切對美日關係,中緬關係則面臨尷尬處境。中緬外交擺脫以往窠臼,回到常態務實的外交途徑上來,是中國的現實選擇。和緬甸最大的反對黨接觸,接受昂山素季訪華,就是破解中緬關係的一把鑰匙。
對緬務實外交,就要和緬甸政壇所有力量接觸,以便實現中國利益的最大化。簡言之,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要維持和緬甸政府和軍方的傳統關係,昂山素姬和其他反對黨也要接觸。由於昂山素姬和美日歐等西方國家關係較好,中國和昂山素姬維持良好關係,反而對中國外交有加分作用。
評論最後也提出,對緬關係的思維轉型,或許也能為中國處理和朝鮮、伊朗等國的關係提供借鑒。當上述非主流國家實現政治轉型時,中國的確面臨着外交和經貿權益難以保全的困境。這值得中國反思,對於國際關係,中國還是要秉承理性、務實為本。
雙方邁向更務實的方向
因此,新加坡《聯合早報》的評論《北京對緬甸的兩手策略》(需訂閱)就從務實的層面,深入分析了邀請昂山素姬訪華多重的務實考量。評論中提到,除了用緬甸反對派來牽制緬政府和實際控制者軍方,邀請昂山訪華也是中國在為與日趨民主化的緬甸打交道做準備。緬甸民主化乃大勢所趨,屆時不論哪個政黨執政,民主化後的緬甸只會更多擁抱西方價值,所以現在不和昂山素姬一派搞好關係,到時會弄得很被動,北京在緬甸的地位會邊緣化。另外,邀請昂山訪華,也有助於改善中國的國際形象。
另外,《聯合早報》的另一篇評論《表示能與緬朝野交往,中共高規格接待翁山是兩面下注》補充說:緬甸國內普遍存在對中國政府和中國企業的負面情緒,緬甸社會精英認為中國政府扶持無能的緬甸軍政府,阻礙了緬甸的民主進程,同時中國又透過軍政府掠奪緬甸的天然資源。另一方面,中國企業在緬甸投資,未能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不尊重緬甸文化,也引發了民怨。中緬合資的萊比塘銅礦及雙方合建的密松大壩所引發的爭議,正是這方面社會情緒的寫照。
評論援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李明江的分析,稱中國邀請昂山訪華,和民主聯盟建立友好關係,有利於改善緬甸社會對中國的負面印象和看法。
而從緬甸方面來考慮,昂山素姬的訪華也有其務實的考量。多維新聞網就以《昂山素姬甘當棋子同意訪華為轉型政治家》為題發表評論,分析昂山素姬本人的利弊分析,直言昂山訪華是其從民主鬥士向政治家轉型的必然:由於治國無方,緬甸人民已經厭倦了軍人以及有軍人集團背景的鞏發黨,希望緬甸政壇出現新的領導者。昂山和民盟正是有力的候選,但其一直以「民主鬥士」的形象活動,阻礙了她向國家領導者轉變,因此昂山急需從民主鬥士向政治家轉型。
有着西方背景的昂山素姬,被釋放後積極的出訪美國日本的等國家。而作為政治家,應更加務實,緬甸是一個貧困的國家,中國是緬甸最強大的鄰國,在經濟上,緬甸需要中國資金、技術和市場的支持,搭上中國這班順風車將有利於緬甸的經濟發展。
原文刊於錦麟觀察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