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農業社會,沒有一星期休假一天或兩天的習俗,他們的假期,除了不少與宗教有關之外,有不少是與曆法和天時有關,其中又有以「數字」為主的一連串假期。
重「陽」時節
中國術數中,個數由一至90為一個完整的組數,古人稱為「衍數」,而數字中單數一、三、五、七、九為陽數,二、四、六、八、十為陰數,而一、二、三、四、五為生數,六、七、八、九、十為成數,所以在生數之中,五為陽數最大。成數之中,九為陽數為成數最大,古人重陽殘陰,所以九、五是陽數生成數最大,所以被用為天子皇帝的尊號。
而在一年之中的各種假期之中,重複的陽數日子都被視為有特殊意義的日子,所以正月初一、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在古代都是假期,至於11月11則尾數是一,所以不算。
正月初一是我們農曆的元旦日,是一年之開始。
三月初三古代稱為「上巳節」,淵源非常久遠的,是上古時期祓褉風俗的一個遺存,相傳是為了驅除邪惡不祥,大家都到水邊進行祭祀和沐浴,因為中國古代北方人不是每天都沐浴洗澡,這個習俗在唐代還有舉行,到了清代,乾隆多次下江南,就在此天上佛廟進香,但今天這個節日已在中國習俗中消失。
五月五端午節,賽龍舟吃糭子是大家都很熟悉,今年的端午節有個特別意義。因為冠狀肺炎疫情,用術數計算香港中國之經濟,會在端午節後漸漸回復正常,疫情告一段落,但由於外國疫情不斷,這疫情會在冬天11月還有反覆。
七月七是乞巧節,這也是月亮開始較明朗的季節,古人相信月老可以幫助姻緣,今天香港有不少有本事又漂亮的獨身女士,與其相信西方人看流星許願婚嫁,不如在乞巧節求月老求姻緣。
九有九是重陽節,在古代是政府放假,大家宴會,登高飲酒賦詩的日子,但今天已和春秋二祭的秋祭混合,變成掃墓祭祖的活動了。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