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5月非洲豬瘟襲港,事發至今達10個月,活豬供應量仍嚴重不足,比豬瘟前大跌逾6成。事情發展至今已成為嚴重的民生問題,供不應求導致新鮮豬肉價格飆升近1.5倍,令巿民「捱」貴價豬肉。同時,逾萬計靠活豬買賣的從業員亦因持續不夠甚或沒有豬肉供應,以致生計朝不保夕。中港鮮肉聯合總會希望政府關注事件,適切介入以穩定同業生計及降低豬肉價格。出席的嘉賓包括立法會議員(飲食界)張宇人、立法會議員(批發及零售界)邵家輝、中港鮮肉聯合總會主席凌偉業先生、香港豬肉行總商會理事長許偉堅先生及中港鮮肉聯合總會副主席關國華先生。
去年豬瘟爆發後,6月初起恢復活豬供港,但一直持續於非常低供應量至今近10個月,仍未回復至豬瘟前的正常供應量。統計資料顯示,活豬每日平均供應量由豬瘟前約4000隻,於去年6月大幅急跌至約1700隻,至本月亦只有約1600隻,平均跌幅逾6成。而由於供應緊張,活豬市場平均價格亦無可避免由豬瘟前每擔約1300元,於去年6月急升至每擔約2800元,至本月繼續上升至約3300元,最高更升逾4000元。新鮮豬肉平均價格比豬瘟前升近1.5倍,對業界及市民造成困擾。
中港鮮肉聯合總會主席凌偉業先生表示10個月以來,業界連續面對三重打擊,先後經歷非洲豬瘟、社會事件及新冠肺炎,嚴重影響整個新鮮豬肉業界供應鏈,包括運輸、買手、屠房、零售等,超過5成從業員暫時停業或就業不足,估計過萬人。他明白豬瘟後國內活豬供應同樣緊張,強調中短期目標只希望逐步增加數百頭豬隻,佔國內供應不足0.1%。豬瘟事件後,豬隻供港檢疫程序亦趨繁複,他希望香港政府能與國內協調及溝通,以合理檢疫方式檢驗豬隻,保障食物安全同時增加國內豬商供豬到港的吸引力。
業界面臨困境,張宇人及邵家輝分別代表飲食界及批發及零售界,持續關注活豬供應情況及與業界保持緊密聯繫。張宇人表示曾向多個政府部門接洽有關事件,包括中聯辦及國內部門,為業界反映實況並且擔當協調的角色。
他續指:「豬肉價格上升引起漣漪效應,連帶冰鮮豬肉及其他新鮮食材價格同時上升,特別是現時疫情下經濟不景,對民生有很大影響。」
而邵家輝表示增加活豬供應可達致價格回落的成效,讓市民不用捱貴價豬肉,同時保障靠活豬買賣從業員的生計。現場亦有與會者表示感激張宇人向政府爭取將新鮮糧食牌照持牌人納入「食物業界別資助計劃」內,並已領取其8萬元現金當作補貼。兩位議員將一直跟進事件,並表示會盡力為業界爭取及捍衛權益,保住業界飯碗。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