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大地震,震碎了萬千個家庭,也牽動着萬千香港人的心。
對尼泊爾的苦難,有人會到災區參與救援工作;有人會慷慨解囊,捐出善款;有人會怨天地不仁;有人會問:是天災,還是人禍?防震漏洞那麼多,死那麼多人,到底誰要負責?
不過,無論是天災也好,人禍也好,目前最迫切的,不是尋根究柢,而是幫助受災的人。
面對世間的種種苦難,人到底應該如何自處?印度的靈性大師奧修的看法很值得我們參考:
有一次,一位門徒問他,應不應該給錢乞丐,因為即使你今天餵飽了他,他明天一樣會餓,給不給結果都一樣。奧修的回答是,我們給錢乞丐,主要不是為了他,而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心。見到乞丐,起了憐憫的心,就應該順着善念而立即行動,而不是思考乞丐的明天。
因為一思考,難免會問:是誰導致他行乞?為甚麼社會有人如此貧窮,有人如此富有?一路問下去,答案就一定是有錢人的錯,是社會的錯。於是,責備來了,仇恨也跟着來了。本來的一點善念,因着追問,竟然變成了仇恨。試問充滿仇恨的心,又怎容得下愛呢!既然已把罪責給了有錢人,我們也就心安理得地不再給錢乞丐了。過多的思考會讓我們忘了曾對乞丐的心痛,讓我們的心愈來愈冷硬。
因此,一起善念,就應馬上行動,不需要過多的思考,否則,就會像這個軍人一樣:
一位空軍機師駕着戰機前往戰區執行轟炸任務,快要到達戰區時,他想起了自己的妻子,想到若戰機被擊落,他殉職後,他美麗的妻子就會改嫁,投入別人的懷抱中,於是,他把戰機提昇了100公尺;跟着,他又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到若戰機被擊落,他殉職後,他的父母就會失去獨子,老人家會多傷心呀!於是,他再把戰機提昇了200公尺;然後,他又想起可愛的兒子,想到若戰機被擊落,他殉職後,他的兒子就會變成孤兒,多可憐呀!於是,他又把戰機提昇了300公尺。
難怪當有人稱讚季文子凡事三思而後行時,孔子大不以為然的說:「再,斯可矣!」行善,也一樣,思考兩次就已經夠多了。
幫助別人,是要滋養我們的善心,使我們成為更好的人。捐錢給苦難的人,不就是捐錢給自己嗎!還要猶豫嗎?還要不斷思考嗎?行動吧!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