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專家網上直播 分享家居抗疫貼士

「怎樣的環境,決定怎樣的健康。」建築師梁文傑指出,在住宅空間內強化健康的生活環境,可以減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持續肆虐,有指已經出現社區傳播,部分確診感染者近期更無外遊紀錄。不少市民都選擇多留在家中,減少外出,然而,留在家中是否就等於百分百安全?除了傳媒關注的浴室喉管設計外,還有什麼地方值得注意?香港建築師學會周二(25日)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網上直播活動,名為「健康建築免疫力」,邀得房屋署前副署長馮宜萱和建築師梁文傑網上開講,與市民分享公屋設計如何兼顧居民健康生活,以及確保家居環境健康、減低社區傳播病毒風險之道。

馮宜萓以元朗洪水橋的洪福邨為例,指該邨配套齊全,是新市鎮小區發展的先行者。(政府新聞網)
馮宜萓以元朗洪水橋的洪福邨為例,指該邨配套齊全,是新市鎮小區發展的先行者。(政府新聞網)

房署前副署長馮宜萱:沙士後公屋設計改進大

馮宜萱同時也是香港建築師學會前會長、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董事及董事會秘書,她的講題是「在公共房屋打造健康生活」,闡述經過2003年「沙士」(SARS)一役後,公屋在設計方面的改進。

馮宜萱指出,香港公營房屋是採取綜合性小區發展,須兼顧運輸和社區需求,連接相關的交通樞紐、提供有蓋的通道,可以連接各方,包括行人天橋,形成風雨無阻的無障礙通道。同時,公屋要提供環保、方便、舒適的私人和公共空間,確保住戶住得安全和健康。

她說,規劃公營房屋,保證居民的健康生活,有以下六個要點:

一、  把天然的通風和自然光線帶入社區;

二、  減低噪音滋擾;

三、  採取通用設計,令不同年齡和能力的人,都能方便應用屋邨的空間;

四、  改善起居空間,令住戶感到貼心,亦令施工時有方便和安全的環境;

五、  確保和增進健康生活,既節省用水又節能,並有更好的服務;

六、  提供更多的綠化環境,減低都市的熱島效應。

馮宜萱表示,2004年開始,房委會開始引入微氣候研究,令上述設計可以在不同的小區落實,包括樓宇布局、公共空間和起居空間的規劃,都會分析空氣流通和採光等,令每個單位都有足夠的自然風和光線,以及遮陽、減音等。

她強調,「沙士」之後,公屋有更貼心的設計,包括孖水缸系統、W型聚水器,天台水缸頂設有方便維修的通道等。現時所有公營房屋的喉管都安裝在外牆,不裝在室內,維修可直接在室外進行。

洪福邨的綠化率逾35%,空間感足夠。(政府新聞網)
洪福邨的綠化率逾35%,空間感足夠。(政府新聞網)

元朗洪福邨 小區發展先行者

在減低都市熱島效應方面,馮宜萱指出,較小型的屋邨有20%綠化率,大型屋邨則有30%綠化率,甚至設有社區種植園地。她以元朗洪水橋2015年入伙的洪福邨為例,就是新市鎮小區發展的先行者。屋邨提供足夠的通風廊、社區設施,充足的光線和遮陽處,綠化率逾35%。區內有街舖等零售設施,連繫巴士總站,方便居民出行。屋邨同時提供生物多樣化的休憩空間。馮宜萱認為,種種設施不但更節能,更環保和可持續發展,且可增加居民的歸屬感。

建築師梁文傑建議多種方法提升家居健康水平。
建築師梁文傑建議多種方法提升家居健康水平。

建築師梁文傑:提升家居健康水平有辦法

梁文傑是香港建築師學會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前主席,現為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董事。

他以「設計健康生活環境」為題,分享室內設計布局得宜,也可防止病毒散播。

「怎樣的環境,決定怎樣的健康。」梁文傑開宗明義指出,他認為,在住宅空間內強化健康的生活環境,可以改善的,包括以下幾方面:

改良排污設計,免除「沙士」悲劇重演的擔心。
改良排污設計,免除「沙士」悲劇重演的擔心。

1.      改良排污設計:把洗手盆的排水管,接向U型聚水器,令洗手盆排出的污水,可自動注入聚水器內,發揮隔氣作用,從而提升衛生安全水平。

2.      玄關預留空間,放置抗菌門墊。

3.      自從冠狀病毒肆虐,許多人用1:99的漂白水拖地。梁文傑提醒,漂白水含次氫酸鈉,可形成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會誘發敏感症狀,例如哮喘、中毒甚至癌症。因此,使用漂白水充分通風十分重要!

4.      提高低層單位的窗地比(Openable Windows to Floor Area Ratio),由法規要求的6.25%提高到10%,可改善低層單位的通風效果。

1:99漂白水殺菌深入民心,但使用時通風最重要!
1:99漂白水殺菌深入民心,但使用時通風最重要!

5.      地板與牆的連接處以圓角處理,防止水分積聚在角落,可減少黴菌滋生。

6.      另外,家居住戶還可考慮用殺菌漆、遠紫外線-C(far-UVC)等達到殺滅細菌、流感病毒的目的。

有參加網上直播的人士,對於即將來臨的5G通訊頻率會否影響人體健康感到擔心,梁文傑對此亦表示感興趣,希望了解多些有關5G與人體健康關係的研究。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