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命教育遇上環保體驗

在生命教育和環保教育的過程中,不應該讓孩子成爲旁觀者、評論者和模仿者,而應該成爲他自己生活的觀察者、體驗者、實踐者和反思者。

近年,全球氣候異常,導致災害頻繁。歸根究柢,全因人類嚴重污染大自然,破壞環境所致。如何減緩災難發生?我們又能為大地和未來子孫做些什麼?「環保」,是唯一答案!教師在環保教育活動中,教小朋友認識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綠玻璃。初時,孩子們對簡單廢物分類活動的興趣比較大,能夠跟着教師正確地把垃圾分類和回收,例如回收膠樽時要先將膠樽內的液體倒掉,再壓扁放入回收箱內,否則後續工作會很多。不過,能將環保訊息帶回家,並在日常生活做到環保回收分類的孩子就很少了。

真實的體驗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

為了讓生命教育及環保教育從小紮根,2019年10月,紅磡信義學校的24位教師與36位學生到台灣進行生命教育交流學習活動。藉着全方位學習活動,師生一同體驗以實踐為主的多元化學習經歷,從觀察、體驗、反思和分享中,幫助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並掌握各種生活技能。教師帶着學生前往慈濟環保回收站學習與體驗環保工作,透過志工的帶領與指導,小朋友戴上口罩和手套,學習把廢物分類和回收。

學生們看到一盒盒的DVD影碟,還未被打開包裝卻已經送到環保站進行回收分類,不禁向志工問道:「怎麼還沒有看,就要棄掉?」志工解答說:「現在哪有人還會買這些影碟?商人只好把賣不去的拿來回收呢!」教師接着引導學生思想:我們現在都是網上或下載檔案來看電影和聽音樂,因為生活模式改變、過度消費或商人過量生產,所以產生大量垃圾。接着,小朋友將可回收的資源分別投入對應的收集籃子內,動手做回收分類和學習環保常識,明白唯有身體力行做到「環保四用」──廢物利用、減少使用、循環再用及替代使用,減少對地球的破壞,讓資源可以回收重用,拯救地球。活動過後,師生一同將環保意識帶入家庭,深入社區,這樣環保教育便得以傳承與落實。做環保不能單憑己力,也要向身邊的人宣揚環保意識,以致更多人實踐綠色生活。

這些環保站每周都收集到很多垃圾,學生們看見眾多年老志工們付出很多時間,認真地進行環保分類工作。在倉庫一隅,堆積着許多紙皮紙板、包裝塑料、膠瓶等,只見年老志工們一個個輕車熟路地從各自的包裏拿出手套戴上,便在垃圾堆旁各自分工,分類分撿各類垃圾……他們告訴學生和教師們,除了有害不可再回收的垃圾外,其它的都是資源,像紙板、廢紙、塑料製品及金屬鋁等等皆可回收重用。如果這些東西都進了堆填區,不但浪費資源,還嚴重污染環境,最終人類也要承受惡果。

在生命教育和環保教育的過程中,不應該讓孩子成爲旁觀者、評論者和模仿者,而應該成爲他自己生活的觀察者、體驗者、實踐者和反思者。學生們欽佩這群年老志工不僅身體力行,還對環保有那麼深厚的認識。正如《聖經》所說:「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箴言13章20節)這次環保體驗深深地觸動每一位學生,除了親身動手做,更上了寶貴的生命教育課。學生們看到快樂洋溢在每個為環境努力付出的年老志工臉上,他們將別人眼中的垃圾分類出來,最終成為有用的資源,淨化和保護環境;他們更把握做慈善公益的機會,讓自己的時間也變得更有價值,以生命感染其他人。真實的體驗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不但增加自己對環保的認識,讓學生將學習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並將所見所聞傳遞給親朋,共同以行動來愛護地球。

黃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