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腎護腎從健康蔬食開始,甚至與慢性腎臟病和平共處

護腎的飲食原則還是以少鹽、少糖、少油炸、少加工食品、低蛋白飲食、低磷、低鉀飲食、控制水份為主,最重要的是「看合格醫師、吃處方藥物」。

台灣洗腎人口超過8萬,洗腎率為全球之冠,還有「洗腎王國」之稱。根據2018年台灣腎病年報指出,台灣尿毒症發生率與盛行率仍持續上升,其中以40至64歲透析發生數最多,65歲以上次之;又約有三分之一的糖尿病病人及五分之一的高血壓病人最終會併發尿毒症,也就是慢性腎臟病末期,不得不走上透析治療這一步。

此外,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大陸慢性腎臟病患者約1.2億,發病率約為10%,而廣東慢性腎病的人群發病率為12.1%,廣東省和香港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慢性腎衰竭患者人數更居前兩位。

飲食與腎臟疾病息息相關

在臨床上,慢性腎臟病不會有明顯症狀,有近80%至90%的病人尚未被診斷出來,尤其第一期到第二期都是無症狀,所以身體一但發出警訊「泡、水、高、貧、倦」,為小便起泡、血尿、皮膚水腫、高血壓、貧血、疲倦等等,就得就醫檢查是否腎臟功能有無異常。

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痛風、65歲以上老人、長期用藥患者、腎臟病家族史、吸煙者、代謝症候群的病人,是慢性腎臟病的高風險族群,若是同時出現「泡、水、高、貧、倦」等症狀,須盡速就醫檢查是否罹慢性腎臟病,因為一但罹患慢性腎臟病,病友得嚴格控制血壓、血糖及血脂,每三個月要驗尿、驗血、量血壓等定期檢測的方式來觀察腎臟功能。

十年前,崔女士因為糖尿病引起腎病變導致尿毒症,在接受洗腎治療的過程中,最讓她煩惱的事情就是「飲食」,崔女士表示,若是吃進的食物中,磷太高,會造成皮膚癢;鉀太高,心律會不整;如果吃的比較鹹,鈉太高,血壓也會跟着高。

另一位長期洗腎的許先生,與友人泡茶聊天時,嗑瓜子又配花生,一不注意磷攝取過量,導致皮膚搔癢難以入睡就是得到了「尿毒搔癢症」,其實飲食與腎臟疾病息息相關。

花蓮慈濟醫院慢性腎臟病防治中心主任林于立時常分享護腎守則, 如何日常生活中愛腎護腎。
花蓮慈濟醫院慢性腎臟病防治中心主任林于立時常分享護腎守則, 如何日常生活中愛腎護腎。

護腎的「寶典」

我們在臨床上常遇到腎臟病友問「怎麼吃?」、「吃多少?」、「這……可以吃嗎?」為了讓腎臟病病友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飲食習慣很重要,花蓮慈濟醫院腎臟科團隊以超過30年的臨床經驗編寫透析腎友的診療及照顧須知,並邀請營養科團隊設計63道美味好吃的健康蔬食,推出台灣第一本以蔬食療法照護腎友的書籍《透析護腎一日三餐健康蔬療飲食》。

這本書的內容包涵「九大飲食」及「三大烹調」關鍵指南,規劃適合一日三餐「21種組合蔬療飲食」的63道的健康蔬食,可以讓腎臟病友安心吃、輕鬆吃;事實上,書中全是簡單且容易上手的健康蔬食料理,不只適合腎友做飲食調養,也適合全家大小運用在日常生活飲食。

崔女士開心表示,現在腎友有了這本透析護腎的「寶典」,不只自己可以健康吃,不再為買菜、做菜傷腦煩心,還能與家人分享,一起享用健康美味的蔬食。

《透析護腎一日三餐健康蔬療飲食》 由腎臟科與營養科團隊聯手推出,不只可以使腎友「吃得飽、 吃得好、吃得巧」,也適合一般民眾作為家常料理。
《透析護腎一日三餐健康蔬療飲食》 由腎臟科與營養科團隊聯手推出,不只可以使腎友「吃得飽、 吃得好、吃得巧」,也適合一般民眾作為家常料理。

營養師羅文彥提醒腎友,在飲食上得避免營養攝取過多或過少而產生併發症,像是攝取足夠熱量,可以避免身體組織分解,使免疫力下降;水分攝取過多,會導致呼吸急促、高血壓等;鈉攝取過量,容易水腫、肺積水、增加心臟負擔等;磷攝取過多會導致高血磷症,引發關節炎、皮膚癢、貧血、肌肉及骨頭變形等,腎友須盡量避免食用高磷食物有蛋黃、花生、啤酒酵母、巧克力等。

鉀攝取若過多的話,除了心律不整還會引發心衰竭、呼吸衰竭等,青菜中以空心菜、菠菜、茼蒿、韭菜、芹菜等等含鉀量高,食用時以滾水汆燙五分鐘以上來去鉀。水果中則是芭蕉、香蕉、奇異果、木瓜等等,屬於高鉀食物,另外運動飲料、咖啡、茶也是,而市售的低鈉鹽、薄鹽醬油等,常將鹽分中的鈉以鉀取代,不宜任意使用,因鉀離子攝取量與血壓有相關性,應依營養師或醫師指示調整。

營養科劉詩玉主任也提醒,磷酸鹽類的食品添加物,例如:火鍋料、醬料、冰淇淋等,一不小心就吃過量,所以建議腎友盡量吃原形食物、簡單調味,烹調方式可以經常變換,就可避免攝取過多鈉、鉀和磷。

護腎的飲食原則還是以少鹽、少糖、少油炸、少加工食品、低蛋白飲食、低磷、低鉀飲食、控制水份為主,最重要的是「看合格醫師、吃處方藥物」,不要聽信偏方、服用非處方藥物,以及避免服用消炎止痛藥,防止已經退化的腎臟功能再度又受損,才能與慢性腎臟病和平共處。

護腎的飲食原則還是以少鹽、少糖、少油炸、少加工食品、低蛋白飲食、低磷、低鉀飲食、控制水份為主。
護腎的飲食原則還是以少鹽、少糖、少油炸、少加工食品、低蛋白飲食、低磷、低鉀飲食、控制水份為主。

林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