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鼠年,我給小朋友們說說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三隻老鼠。
一隻是《詩經·碩鼠》中的老鼠,一隻是秦始皇時期丞相李斯的老鼠,一隻是漢武帝時期酷吏張湯的老鼠。《詩經》中的老鼠現在還活着;李斯因為一隻老鼠,最後變成了丞相;張湯因為一隻老鼠,最後變成了酷吏,現在被尊稱為法律界的祖師爺。所以,你看老鼠厲害不厲害?
第一首老鼠詩歌
《詩經》中的《碩鼠》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第一首老鼠詩歌了,因為裏面的主角是一隻大老鼠。詩人這樣詠嘆道: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如果翻譯成白話文,意思就是: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許吃我種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卻對我不照顧。發誓定要擺脫你,去那樂土有幸福。那樂土啊那樂土,才是我的好去處!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許吃我種的麥!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卻對我不優待。發誓定要擺脫你,去那樂國有仁愛。那樂國啊那樂國,才是我的好所在!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許吃我種的苗!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卻對我不慰勞!發誓定要擺脫你,去那樂郊有歡笑。那樂郊啊那樂郊,誰還悲嘆長呼號!
其中,黍和麥都是農耕時代最重要的糧食作物,而大老鼠卻把這些吃得乾乾淨淨,辛辛苦苦種地的人則什麼都得不到。其實,這是用了比喻的手法。《毛詩序》是《詩經》的序言,在解釋《碩鼠》這一篇的時候,說大老鼠是諷刺君主,橫徵暴斂,蠶食於民。朱熹在《詩序辨說》裏認為,未必直以碩鼠比其君也,是托於碩鼠以刺其有司。但不管如何,大老鼠指的是剝削者。那麼,只要有剝削者存在,《詩經》中的老鼠就還活着,不是嗎?
第一篇老鼠哲學
秦朝時期的李斯在少年時,家境貧寒,成人後,因辦事幹練,被人舉薦為看管糧倉的小吏。有一次,李斯來到廁所,看到這裏的老鼠,吃的是骯髒的糞便,一見到人和狗的蹤影就嚇得四散逃奔。李斯又來到糧倉,卻看到這裏的老鼠吃的是堆積如山的谷粟,住在寬大的糧倉裏,見到人來,也大搖大擺毫不害怕。李斯感嘆良久: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像這兩種老鼠,在於能不能給自己找到一個好的平台。譬如老鼠,在廁所裏吃屎的,驚恐不安;而在大倉裏吃糧食的,卻安逸自在。這就是李斯著名的「老鼠哲學」。李斯因為頓悟了「老鼠哲學」,發憤圖強,拼搏進取,最終成為秦始皇的丞相。
李斯拜相之後,反對分封制度,堅持郡縣制 ;主張焚燒民間收藏的《詩》、《書》等諸子學說,禁止私學,以加強思想統治 。參與制定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 。李斯的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專制的基本格局。
第一則老鼠法律
漢代的張湯幼時貪玩,有一次,他的父親出外,叫張湯看家。回來卻發現家中的肉被偷吃,父親以為是張湯幹的,大發雷霆,鞭笞了張湯。張湯無辜挨打,非常氣憤,他認為這一定是老鼠幹的壞事,反而讓自己背鍋。於是,張湯掘地三尺,抓住老鼠,找到了吃剩下的肉,立案審訊老鼠,並且還給老鼠寫了判決書,「傳爰書,訊鞫論報」,文辭如老獄吏一樣老練,然後用酷刑將老鼠處死。張湯的父親大為驚訝,深感這個孩子實在不一般。父親死後,張湯繼承父職,為長安吏。
後來,張湯受到漢武帝器重。他和趙禹編定《越宮律》、《朝律》和「見知故縱」等法律,還參與了幣制改革、鹽鐵官營、算緡、告緡等事務,當時有「天下事皆決湯」的說法,權勢一時威震朝野。
但是,張湯在執行法律的時候過於嚴酷,甚至發明「腹誹罪」,也就是嘴裏不說但心裏不滿也有罪。被公認為「酷吏」,後來有人誣陷張湯和商人田信暗地來往,謀取暴利,張湯被逼自殺,張湯死後,抄沒的財產只五百金,大多來自俸祿和賞賜,下葬時只有一口薄棺。漢武帝痛悔,處死誣告者。
綜合這三隻老鼠,我們有沒有發現一個共同點?──因果。第一首老鼠詩歌,因為剝削者太過殘暴,導致被寫入詩歌,遺臭萬年。第一篇老鼠哲學,李斯用不同位置的老鼠境遇鞭策自己,終於位極人臣,可是,在秦始皇死後,他為了保住自己的高官厚祿,保持「穀倉老鼠」的地位,不惜勾結太監趙高偽造遺詔,逼令公子扶蘇自殺,擁立胡亥為二世皇帝,後為趙高所忌,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父子腰斬於咸陽,夷滅三族,連廁所的老鼠也比不上了。第一則老鼠法律,張湯判斷出作案者為老鼠,抓住老鼠、審判老鼠,都體現出他非同一般的才智,然而他用酷刑處死老鼠,已經有了後來「酷吏」的根底。他最早是被冤枉偷吃了肉,最終是被冤枉謀求了暴利,這看起來似乎是輪迴或者老鼠報仇,實際上,這和性格有一定關係。他後來掌握了巨大的權力,又輔助漢武帝進行改革,難免觸動別人的利益,才會遭人暗算。而為人清正者往往剛直,不太容易與人相處,也不太會保護自己,張湯無以自明,只好自殺明志。
但願這三隻老鼠的故事也給小朋友一點啟發。
原刊於夢影紅樓微信平台,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