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矯正的資本主義內部缺陷

只許資本主義犯錯其他主義制度就不可以改正等看法,其實十分荒謬;且看所謂「民主資本主義」上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所犯的錯誤,到2008年的金融海嘯前夕有沒有得到矯正……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論者還有不少為資本主義辯護或作合理化解釋的。這類觀點,不過是福山「歷史終結」論的修訂:
 
 「這場面對巨大災難的金融危機中,投資銀行家備受物議,政府干預經濟的左翼社會主義思潮抬頭,但不等於蘇式或毛式社會主義回潮,因為民主資本主義就是一個不斷犯錯不斷矯正的過程。資本主義糟糕,其他主義更不堪。(引自《信報財經新聞》前總編輯邱翔鐘〈金融海嘯的來龍去脈〉)」
 
暫不討論其他主義是否比資本主義更不堪,或只許資本主義犯錯其他主義制度就不可以改正等看法的荒謬;且看所謂「民主資本主義」上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所犯的錯誤,到2008年的金融海嘯前夕有沒有得到矯正。
 
不必引述甚麼左翼社會主義大理論,只參看《美元大崩潰》作者一個敏銳的觀察便可以悟出一些道理來。
 

格林斯潘的「明知故犯」

 
希夫在該書〈導言〉一開始就引了一大段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A. Greenspan)一篇評論上世紀20年代美聯儲經濟措施造成經濟大恐慌的文章:
 
 「當商業活動在美國出現輕度震盪時……美聯儲印製了更多的票據儲備,以防任何有可能出現的銀行儲備短缺問題。美聯儲雖然獲得了勝利……但在此過程中,它也幾乎摧毀了整個世界經濟。美聯儲在經濟體中所創造的過量信用被股票市場吸收,從而刺激了投機行為,並產生了一次荒謬的繁榮。美聯儲曾試圖吸收那些多餘的儲備,希望最終成功地壓制投機所帶來的繁榮,但太遲了……投機所帶來的不平衡極大地抑制了美聯儲的緊縮嘗試,並最終導致商業信心的喪失。結果,美國經濟崩潰了。」
 
希夫驚訝地發現,同一個格林斯潘在擔任美聯儲主席時(1987至2006年),竟變本加厲地做自己嚴厲批評過的事:
 
 「前美聯儲主席針對20世紀『喧囂的20年代』所做的這番評論同樣適用於美國當前的經濟形勢,但也存在一個巨大的差別。這格差別就是,相對於以前他所批評的美聯儲的調控措施,格林斯潘在1987至2006年擔任美聯出主席期間所採取的調控措施更加不負責任。在此期間,格林斯潘並沒有採取措施去吸收多餘的儲備。相反,他還增加了更多的儲備,從而導致房地產領域和消費領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泡沫。」
 
為甚麼會這樣?希夫說:「按格林斯潘的說法,20世紀30年代發生在美國的大蕭條是由於20年代美聯儲創造了過多的流動性,以致出現了大規模的投機失衡。然而,在格林斯潘任內,美聯儲創造了更多的流動性,它所引發的投機失衡現象也更嚴重。」希夫警告過:「在這個時候,如果美國出現經濟危機,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但兩年之後,金融海嘯果然發生了。因為格林斯潘的繼任者本・伯南克依舊執行格林斯潘的貨幣政策。
 
格林斯潘和他的繼承人為甚麼會明知故犯呢?這就值得深思了。
 

 

古兆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