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生機的荔枝窩和梅子林

往昔的荔枝窩幾乎瀕臨荒廢,只有太平清醮才有村民從四面八方回來參與,緬懷鄉情。但自六年前開始有團體進駐荔枝窩推行鄉郊活化計劃後,荒田已經復耕,部分棄置村屋亦翻新,準備發展民宿,令沉寂的荔枝窩漸漸復興。

剛觀看了沙頭角慶春約十年一屆太平清醮,上一屆打醮我也有赴會,比較之下,醮會儀式差別不大,但周邊環境卻默默地起變化。往昔的荔枝窩幾乎瀕臨荒廢,水靜鵝飛,只有太平清醮才有村民從四面八方回來參與,緬懷鄉情。但自六年前開始有團體進駐荔枝窩推行鄉郊活化計劃後,荒田已經復耕,部分棄置村屋亦翻新,準備發展民宿,令沉寂的荔枝窩漸漸復興。

被遺忘的村落

新界許多村落因為地處遍遠,村民為了尋找工作機會而遷出生活,以致村屋廢置破落,逐漸被外界遺忘,位於東北邊陲的慶春約七村是其中的例子。這七條客家村以荔枝窩規模最大,有300多年歷史,村內211間房屋(包括三間祠堂)排列整齊,大部分保存良好,但只有少數有長者長住,其他房屋丟空,偶爾有村民回來打理。慶春約另外六村包括鎖羅盆、梅子林、蛤塘、小灘、三椏村及牛池湖(原稱牛屎湖),已人去樓空,有些因長期無人居住而變成了荒村。

荔枝窩位於世界地質公園內,毗鄰船灣郊野公園和印洲塘海岸公園,區內有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的海灘,亦有「具重要生態價值河溪」。村後有廣濶的風水林,東面泥灘的紅樹林生長了全港最密集的銀葉樹林,又有粗壯的白花魚藤,生態價值很高。2009年有志願團體聯同當地村民及政府合作,在村內一間房屋設立「荔枝窩地質教育中心」,向遊客介紹地質地貌,並提供地質導賞活動。

荔枝窩荒田復耕

儘管荔枝窩自然資源豐富,但隨着村民遷出,原有的農田變成荒地,村中的客家文化亦慢慢消失。香港大學有學者見此,聯同香港鄉郊基金、綠田園、長春社和村民組織「永續坊」,2013年開展「永續荔枝窩」計劃,鼓勵復耕,種植水稻和蔬菜,又邀請村民作為顧問和工作夥伴,活化鄉村社區。更有熱心人士租住村屋,方便下田工作。今天來到荔枝窩,昔日的荒廢農田已長出不同作物,展現勃勃生機。

昔日的荒田,現今充滿生機。
昔日的荒田,現今充滿生機。

「永續坊」租用東門一列舊屋和豬欄,復修成為「荔枝窩文化館」,2016年啟用。除了展覽村中舊物外,亦用作培訓和教育用途。2017年復耕有了成果,村民和義工定於每個月第一個星期日在東門舉辦農墟,向遊人售賣農產品和客家茶粿,吸引遊人駐足和享用。世界包括香港,鄉村進行復耕並不多見,國際旅遊書籍《Lonely Planet》選出香港為2016年亞洲十大最佳旅遊景點時,重點推介復耕中的荔枝窩。

荔枝窩缺乏陸路交通,村民要持禁區紙從沙頭角墟乘船半小時到來。但一般市民則要走兩、三小時山路才能到達,頗為不便。經有關人士奔走,2016年終於有船公司答應開辦往來馬料水至荔枝窩的航線,提供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來回各一班渡輪服務,航程約一個多小時,途中可觀賞船灣淡水湖堤壩及印洲塘海岸公園等景色。不過,對遊客最方便的還是解禁沙頭角墟,容許市民由該處碼頭乘船前往荔枝窩。

村民和義工在東門舉辦農墟,售賣本地種植的農產品。
村民和義工在東門舉辦農墟,售賣本地種植的農產品。

首個鄉郊民宿計劃

香港鄉郊基金是一個成立於2011年的非牟利組織,目的讓有志保育鄉郊的人士聚首一堂,把夢想化為可以實現的項目,現任主席是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該組織在2017年獲馬會撥款近5000萬元,在荔枝窩推行「客家文化體驗村」項目,分兩期復修25間村屋作為民宿。願意借出村屋的村民要與該組織簽訂20年租約,業主每年可以有兩星期回來使用,以便祭祖掃墓,或到村中的協天宮慶祝關帝誕。城規會已批准16間村屋改作度假屋用途,條件是要提供消防設施、排水渠、化糞池等。香港鄉郊基金已完成翻新兩間村屋,現正等待當局發出旅館牌照。

荔枝窩的復耕和民宿計劃引起外界注意,亦吸引一些村民回來定居,處理有關事務,包括與團體合作復耕,或開設士多和食肆為遊人提供食物。大部分村民認同鄉村活化概念,因為這樣才可令荔枝窩免於變成廢村,保留客家風情,同時亦有助凝聚下一代對家鄉的歸屬感。

兩間已完成修復的村屋,準備用作度假屋。
兩間已完成修復的村屋,準備用作度假屋。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2017年《施政報告》中宣布成立鄉郊保育辦公室,隸屬環境保護署,以統籌保育鄉郊計劃,讓非牟利機構和村民互動協作,促進偏遠鄉村的可持續發展。政府對率先開展保育計劃的荔枝窩一直給予支持,最近透過十八區重點工程項目,將小瀛學校一座棄置校舍改作故事館,介紹荔枝窩的歷史、地理環境、自然生態和客家生活,讓旅客多一個途徑認識荔枝窩。

不過一條鄉村總有村民持不同意見,有些認為復耕背後隱藏地產發展計劃,有些擔心活化項目財務不清,有些覺得自己或村中利益受損。香港鄉郊基金已派人到英國與海外村民溝通,又透過會面和書信與不同組群的村民交流,希望釋除他們的疑慮。

梅子林的壁畫

荔枝窩推行復耕受到外界注意,相距不遠的梅子林村卻被人忽略。該村村民已全部遷出,留下兩排村屋和遊樂場的馬騮架,景象荒涼。在村長曾玉安的努力下,最近夥拍沙頭角文化生態協會主席李以強,獲得香港大學永續鄉郊計劃的資助,令梅子林也開始活化。

梅子林村同樣有300多年歷史,只是規模較小,村中沒有廣濶平地,昔日村民在梯田耕作。由於距離海邊較遠,地理位置比荔枝窩隔涉,早在1980年代已無人居住,不少房屋倒塌。近月該村出現轉變,首先重新引入溪水,又爭取到中電公司重鋪電纜,恢復供電,使荒村再次成為可居的地方。

梅子林的活化方向不是復耕,而是以鄉郊藝術作為重點,結合自然生態和客家文化。今年11月沙頭角文化生態協會主辦「天‧地‧人──梅子林藝術活化計劃」,在村屋設立梅子林故事館,介紹區內歷史、展示舊式農具,並由藝術家製作昆蟲模型。另外邀請畫家葉曉文以當地動植物為題,聯同沙頭角的小學生在多間村屋牆壁繪畫,再加上生態導賞團、工作坊和講座等活動,吸引遊人到來認識當地的自然文化特色,令梅子林重現生氣。

梅子林藝術活化計劃吸引一群市民遠道而來認識這條荒村。
梅子林藝術活化計劃吸引一群市民遠道而來認識這條荒村。

活化目的是增加人流,將來還可能效法荔枝窩發展民宿,讓市民體驗客家生活。此舉也有助吸引村民回流,修葺舊屋和經營小生意,免得鄉村消失於荒野中。梅子林附近的三椏村於2018年在北區區議會協助下,將荒廢的遊樂場改為休憩廣場。另外蛤塘亦已恢復供水供電,相信不久將來,活化概念會擴展至這些偏僻村落,吸引遊人串聯遊覽慶春約七村。

陳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