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政改,今天中央對實施一國兩制感到最不滿意的地方,就是「香港回歸,人心未歸」的問題。以政治經濟的影響力計算,中國已是緊隨美國的全球第二強國。國內龐大的市場令其他國家見錢開眼,合作發財,少談非物質價值。撇除個別人士的失禮行為,中國旅客的驚人消費力令絕大多數國家開門迎賓,猶恐不及。
在這個強勢崛起,中國夢將圓的新時代,不少中央官員自然認為港人不識時務,不感恩祖國對香港回歸後的多番照顧,又斤斤計較自己的特區身份,更不醒覺香港對國家的貢獻已變成微不足道。這是今天中央強調一國是前提,港人須愛國的因由。
為求自保,弱勢的梁特首順應中央意旨,對任何不尊重國家面子或助長本土意識的言行,主動出擊。這可能是他在今年施政報告中批評港大《學苑》刊登論述港獨文章的原因。接着港人看到類似以往內地政治鬥爭中必然出現的寧左勿右,反對派被扣上造反大帽子的情況。於是先有特首斥責泛民議員是否支持港獨,後有出身民主黨的新聞統籌專員向批評政府的作者送出同一款帽子。更荒謬的是有外籍港人以精忠報國的岳飛自居,向中央提出訂立《反港獨法》,其中罪行包括針對內地旅客的擾亂行為!
需警惕「愛國至上」思維
筆者離開政府後與內地官員沒有來往,遑論知悉中央治港政策的細節。但從宏觀角度看國策,今天中國對外廣交朋友、大展拳腳(在亞投行一役令美國面目無光),對內須應對反貪腐和經濟「新常態」的嚴峻挑戰(在金融方面有借助香港國際化優勢的地方)。按情理分析,我不相信中央領導會容許香港變成一個愛國至上,人人須過關,大多數人遭殃,僅小撮人得益的政治鬥獸場,影響鴻圖大計。所以我希望表演愛國的人士有所警惕。
上述引子主要是想帶出一個中央和港人長期以來都沒有仔細思考的港人身份問題。中央一貫的立場是港人從來都是中國人,回歸後自然應該接受一個愈來愈有國際地位的國民身份。所以港大民意研究計劃自回歸後做的港人身份認同調查,一度被中方官員及本地愛國人士批評為不科學、不合邏輯,甚至鼓吹港獨,別有用心。
但假如我們不從政治是否正確或動機是否不良的角度看港人身份認同(同類調查也有在台灣進行),絕大多數香港人都會認為自己的身份的確與內地人有很大分別。這個本土意識有多強烈因人而異,最極端的可能變成不設實際的港獨意識。重要的是,港人的本土意識直接受中央對港政策,內地政治、經濟、社會情況以及內地與香港的政治及人際關係(例如內地旅客)所影響。親疏有別的身份認同,會因此科學及有邏輯地反映在港大做的調查結果上。
「特別身份」獲港人認同
以去年底(最新)的身份認同調查為例,在「香港人」、「中國的香港人」、「中國人」及「香港的中國人」四個選項中,42%受訪者稱自己為「香港人」,其餘依次的比例為24%、18%及15%。這個結果其實非常正常,可以解讀為港人維護一國兩制下的特別身份強過做個普通的中國人。
這個調查最政治不正確的地方是把「中國人」再細分為「中華民族一分子」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基於港人抗共的心態(否則鄧小平當年毋須提出一國兩制),認同自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的港人自然是最少數。以年齡組別計算,最有民主理想的年輕人(18至29歲)亦自然因為政改問題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程度最低。
提出上述調查結果的原因是希望中央重新思考「人心未歸」的問題。首先,在容許港人享有優於內地人的法治和自由等原有生活方式的一國兩制政策下,港人自覺是香港人多過中國人是正常而非不愛國的表現。同時,港人愈感到有壓力令他們與內地「融合」(而不只是經濟交往),他們,特別是年輕人會愈執着港人這個身份,甚至抗拒認同為中國人。其次,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不是多些經濟「恩惠」或替港人「啟蒙」,而是嘗試設身處地去明白港人的感受及其成因。
手段愈高壓 港人愈反感
容我直言,中央對香港的「優惠」政策不等於中央及地方政府,以至內地人沒有從中得益。部分香港工商界求財心切的嘴臉和部分官員的政治表態令不少內地人覺得港人只懂伸手攞着數。早前的雨傘運動和近期的反水貨客的行為,亦令他們對部分港人反感。套用內地說法,這個情況傷害了兩地同胞的感情,不利改善中央與特區政府的關係。
在內地,中央與地方政府的關係是尊卑分明。地方政府絕少直言進諫,最多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當年鄧小平構思的一國兩制卻是容許香港與中央保持一個相當平等的關係,而同時向中央及特區負責的特首便肩負平衡兩者利益的重要責任。可惜的是,自從2003年50萬港人上街抗議《基本法》23條立法後,中央逐步將香港的「高度自治」降低,而去年更宣示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具體而言,中央希望將中央與內地地方政府的「正常」關係伸延至一國兩制,以及把內地的愛國政策引入香港。這是近期港人特別是年輕一代的分離心增加的原因。
我認為當前急務,是中央和特區政府必須重新肯定港人認同自己的特別身份是正常而非反常,以及承認內地與香港的關係(包括中央對港的「優惠」政策)是互利而非施受。在這個情況下,以愛國為幌子的極左思維便沒有在香港滋生的機會。
中央政府重新建立內地與香港的正常及平等關係,是香港找到出路的契機。
原刊於《信報》網站,獲作者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