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今年7月31日,香港迎來本年度首個八號風球。熱帶風暴韋帕帶來強風暴雨,天文台先後發出黃雨及紅雨警告,以及新界北區水浸特別報告等,部分低窪地區的鄉村出現水浸,幸未有重大傷亡或經濟損失。然而,在2018年9月,超強颱風山竹的極端風力及暴雨造成多處嚴重水浸、多宗塌樹及建築物受損,成為近年吹襲香港最具破壞力的颱風之一。受氣候變化影響,極端天氣出現或更趨頻繁及激烈,香港應如何應對極端降雨事件?
天文台數據顯示,近幾十年一小時雨量屢次破紀錄,反映極端降雨事件或正在常態化。政府提倡「海綿城市(Sponge City)」概念,透過「滲」、「滯」、「蓄」、「淨」、「用」及「排」的六大原則,使城市像海綿一樣,在雨天時吸水、儲水及淨水,待有需要時才釋放雨水,一方面可疏導雨水,減少暴雨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利用雨水作其他用途,有效地節省珍貴食水,善用水資源。
雨水管理更現代化
「滲」及「滯」,指透過綠化建築物天台及多孔透水路面,將雨水吸收,減少地面徑流(Surface runoff);「蓄」則指以3個地下蓄洪池,收集大量降雨,緩衝下游雨水排放系統壓力,另一方面,將蓄洪池建於地下,更能善用土地資源;現時亦有部分地區設有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統,「淨」化雨水並「用」以灌溉、沖廁及洗滌;最後,雨水會透過市區的截流渠道及雨水排放隧道或鄉村的排水渠道,被「排」出大海或附近河流,降低水浸風險。
河道,是城市排洪的渠道之一。近年,不少城市提倡親水文化,政府亦正計劃活化翠屏河、屯門河及大圍明渠等河道及明渠,藉設立河畔公園、觀景區等設施,綠化及美化河道環境,供市民用作散步、進行康樂活動等之餘,設置人工濕地、魚梯(Fish ladders)、採用有利植物生長的石籠河岸(Gabion banks)及種植水生植物等措施亦有助改善河道生態環境,吸引生物棲息,提升生物多樣性。
活化河道 培育親水文化
位於韓國首爾中心的清溪川是不少城市活化河道的藍本。2003年復原工程以前,清溪川被用作排放附近居民的生活污水的坑渠,考慮環境衞生及交通規劃後,清溪川更被加蓋,成為行車的高架道路。經過2年的復原工程後,清溪川得以「重見天日」,清溪高架道路被拆除,於步道加入瀑布、噴水池及植物,開放予市民休憩、舉行市集及傳統花燈節等不同文化活動,變成深受當地居民及旅客歡迎的景點。
「夏天,為大地帶來雨水。」大雨或持續降雨有機會導致水浸,低窪及排水欠佳地區的水浸情況或更嚴重及需要更多時間清除積水。除確保渠道及河道暢通,疏導雨水外,放置水泵或沙包及安裝擋水板可有助減低水浸風險。然而,這些措施或只能治標。
解決問題 需從根源入手
在高溫室氣體濃度情景下(RCP8.5),至本世紀末(2091至2100年),香港每年將有5.1日極端降雨日(日雨量大於或等於100毫米)及59日最長連續乾日,每年最高日雨量亦會較本世紀初高兩成。除了靠政府從城市規劃入手,處理防洪問題,我們作為香港的一分子,實踐低碳生活,減少用電、源頭減廢等生活習慣亦能助減少碳排放,歡迎到網頁(http://bit.ly/2YnBTBK),參加以「尋找消失中的冬天」為主題的地球‧敢「動」行城市定向比賽,為紓緩氣候變化出一分力。
原刊於《都市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