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策劃:張睿(獨立經濟學家)
儘管全世界都在說亞洲將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但過去幾十年亞洲除了「四小龍」和中國等幾個國家實現了令人艷羨的經濟增長之外,絕大多數亞洲國家還在和貧窮的沈痾作鬥爭。這些亞洲窮國依然缺乏起碼的衛生條件,靠譜的電力設施,充足的交通及通訊網絡,並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舉個例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印度就非常貧窮不堪。根據國際能源署的估算,印度25%的人口(超過3億)用不上電,其三分之二的人口(超過8億)用不上乾淨的廚房設施。國際能源署還估算出,整個亞洲有6億人用不上電,18億人用不上乾淨的廚房設施。去過印度的人想必都為印度的髒亂差震撼,印度堪稱亞洲髒亂差及相關疫病的主力軍。
與此同時,亞洲開發銀行估算,從2010到2020年,亞洲基礎設施建設共有8萬億美元的資金需求,其中2.5萬億用來修建公路和鐵路,4.1萬億用來修建電廠和輸電設施, 1.1萬億修建電訊設施,4000億用來修建自來水和衛生設施。說到鐵路,大家只道是中國的春運可怕,那大家有沒有見識過印度人是怎樣搭火車的?
基礎設施的欠缺是阻礙亞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大瓶頸。亞洲共有45億人口,佔全球總人口的62%,不搞好基礎設施,亞洲的廣大地區就會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對整個地區的穩定都是個威脅。亞洲是全球的增長引擎,不搞好基礎設施,不光是亞洲,整個世界經濟都會受阻。
亞投行的三大戰略動機
在這個大背景下,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橫空出世了。亞投行啟動資金高達1,000億美元之巨,絕大部分來自中國。亞投行成員囊括了不少亞洲響噹噹的窮國,比如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和柬埔寨,但亞投行又絕不是窮國俱樂部,像英國、德、意大利和瑞典這樣著名的富國也位列其中,所謂亞投行登高一呼,應者雲集,盛況空前,讓美國也看得眼紅心跳。
然而,亞投行絕非慈善盛宴,中國之所以願意為此下巨注,至少是有三大戰略動機:
其一,中國通過整合來加速亞洲經濟一體化,有利於營造一個和諧穩定的周邊環境,也有利於把亞洲進一步打造成穩定的出口市場。亞投行可以看做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用以輸出其過剩的基建產能。另外,中國坐擁近4萬億美元的海量外匯儲備,其相當大部分買了收益率極低的美國國債,如果把這些錢一部分投到亞洲的基礎設施上來,會極大的改善咱們的投資回報率。基礎設施其實是很掙錢的,精明如李嘉誠者就投了好幾千億港幣購買各種基礎設施建設資產,是李氏財團名副其實的現金奶牛。
其二,提升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推動人民幣在亞洲地區成為和美元、日元鼎足而立的儲備貨幣。與美聯儲退出量寬並加息給亞洲帶來巨大金融衝擊不同,中國將通過亞投行推動亞洲經濟發展,當仁不讓的成為下一輪亞洲金融風暴的定海神針,只有這樣「亞洲國家要安全找美國,要發展找中國」的大趨勢就不會動搖,在這樣的大趨勢下,亞洲國家幫助美國圍堵中國的努力將更多的流於形式,這將大大提升美國重返亞太圍堵中國的經濟成本和政策成本。亞投行以人民幣國際化為槓桿,可以幫助中國在美國的圍堵中擺脫以軍備競賽為核心的硬博弈,規避自身戰略弱點,在美國最薄弱的戰略縱深對其進行制衡和對沖,絕對是中國從美國遏制戰略中突圍致勝的奇兵。
再者,打破歐美特別是美國對全球金融秩序的壟斷話語權。亞洲的崛起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這麼多年,亞洲的經濟實力和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都在與日俱增,相對而言西方卻正在衰弱,在這種情況下,亞洲國家很自然的應該多得到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投票權,結果歐美卻極力阻撓這兩大全球金融組織進行與時俱進的改革,以保持自己對全球金融事務的話語權。
亞投行與TPP之間 勢有新一輪棋局
仰人鼻息的日子並不好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亞洲國家為了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救援,都被迫接受了其喪權辱國的條款,對各自經濟進行休克療法。這種生不如死的記憶讓許多亞洲國家都心有餘悸。怎樣才能掌握對自己命運的主動權?既然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拒絕考慮我們的遊戲規則,那我們就只有另起爐灶了。從這一點上來講,亞投行成立的意義絕不亞於二戰後美國搭建的布雷頓森林體系。
亞投行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前途光明,因為它是亞洲不可多得的實現金融穩定的重大戰略資源。目前整個亞洲的美元外債比金融海嘯時翻了一番,高達4萬億美元,因此一旦美聯儲加息,整個亞洲金融將面臨嚴重的流動性危機。此時,中國通過亞投行為亞洲各國提供融資渠道不啻為雪中送炭。
亞投行,400億美元絲路基金,160億美元提供給新絲路沿途各省的基建基金,這三大整合歐亞路橋的基建基金加起來,每年將為亞洲發展中國家提供500億美元的增量投入,這對流動性開始收緊的亞洲來說可謂是一場場及時雨。難怪亞洲各國如此踴躍的參與亞投行的創建活動,這在中國帶頭成立的國際組織中是絕無僅有的。
那麼最後的問題來了,美國會不會加入呢?答案是中國會不會加入美國主導的泛太平洋合作夥伴協議呢(TPP)?如果中國不加入TPP,估計美國加入亞投行夠嗆。假設亞洲是條街的話,街的這一邊是國美,街的另一邊是蘇寧,兩個店做的都是一條街的生意。國美好比亞投行,蘇寧好比TPP。你說美國會不會加入亞投行呢?不過美國不加入也不礙事,我們做好自己的生意就可以了。
原文刊於錦麟觀察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