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兩情 港情國情

一個國家體制下的城市,連中學的國史(中史)科都膽敢將之拆散,使得面目全非,可化作元素合併、可校本自決,當國史科的教育完全失去正當性、重要性,還能奢談什麼國民教育、身份認同,門牌號碼都消失無蹤無影的時候,家在何方,國在哪裏?
權力令人惆悵,亦會撒野不休。在這民主半生不熟、自由放縱,法治有陷於不彰的境況下,權力兩邊放,擁有掌控資源、行政號令是權力一方;十年生聚,糾合群眾有法的,擺佔道德高地,得媒體垂注的,又是權力的另一方。這些年,雙方各有擁躉,彼此吶喊叫價,真理永遠是自行註冊,結果是「噏得就噏」,能愚弄善忘的香港人,就什麼都可以,自己做不成天使並不太重要,對手是魔鬼就一了百了,功成身不退。
 

通識上陣 國史落馬

 
前政府高級政務官,通才永遠,21世紀開始,呼喚志同道合,權力集中的一眾力捧教改的,不用小心求證,卻大膽假設,香港中學生都要通識,媒體亦心竅;於是,通識科迅速上馬,獨立必修必考,樹立核心科目顯赫地位,十年有多,香港中學生的知識建構,是通抑或是零散不堪?教育局應負責地做一個像樣的全面調查。外行搞內行,是香港21世紀開始,課程改革的政治、經濟,卻不理教學專業的情勢。筆者十多年前開始,已藉《信報》這角落,寫出一次又一次的深沉抗議,「通識金裝上陣,國史倉皇落馬」道盡無數歷史系專科畢業的老、中、青教師的翳悶。「國民教育的根本,實源於國史教育」,一個國家體制下的城市,連中學的國史(中史)科都膽敢將之拆散,使得面目全非,可化作元素合併、可校本自決,當國史科的教育完全失去正當性、重要性,還能奢談什麼國民教育、身份認同,門牌號碼都消失無蹤無影的時候,家在何方,國在哪裏?
 
2011年,筆者在香港大學中史碩士同學會辦的「辛亥百周年」研討會上,發表對香港國史(中史)科教育的看法,此即:
 
一、印證國家及民族發展,當中盛載是非黑白、人情與道理的一門具理性邏輯及引發情感的學問;
 
二、能滲出對民族搏成和融合、持守溫情與敬意的探索過程;
 
三、強化國民的群己群念,權利與義務的平衡;
 
四、追尋國家與民族的靈魂與動力的源流;
 
五、愛國愛民之所繫;
 
六、建構國民身份認同與國家集體認同,不可或缺的重要學習內容;
 
七、貴古重今,邁向高度文明與文化的認真學習,對國民素質提升起關鍵作用;
 
八、不黨、不私、不賣、不盲的寶貴學問;
 
九、沒有避諱議題的學問探索;
 
十、國家與民族發展的過去與現在,永無終止的對話,這些對話具時代感與現實感,導引國民新一代向前。
 
這十點對國史科的看法,目前的香港還有機會、有能力實踐。其時,有權力的特區政府教育局不理,整天強調自己是愛國的最大教師工會亦坐定不動,你眼望我眼,看着香港初中中史科被拆散,高中中史科修讀人數繼續不斷下調。
 
2012年秋天,特區政府繼續撒手不管中史科邊緣化,卻膽大無比,企圖又用當年橫空推動通識科「成功」的方法,用國民教育科的「五字山」,向全港中小學推動國民教育,理念、方法、內容完全走錯;上山終遇虎,最後,民間以佔領政府總部,政府以取消推動國民教育科收場。隨後三個月,社會輿論、左右政黨都提出如筆者的堅持方案,推動國民教育、身份認同,推動中史科獨立必修就可,既符合港情,亦容納國情。但教育局課程發展處硬是不肯承認累積的錯誤,繼續讓中史科分割下去;強調自己愛國,擁有群眾選票最多的教師工會依然是站立不動,都是權力的傲慢,都讓中史科重建獨立必修的黃金機會白白流走,是悲是喜,兩幫有權力的,冷暖自知!
 

入職條件 多添一項

 
非法佔領運動79天後,大家都關心教育起來,如何重建國民身份的議題炒得熱辣。今天,拆毀中史科的原政務高官對着媒體力倡新教師入職的條件之一,是要進入內地大學接受培訓一個月,使之了解國情云云。話語一出,各方不討好,群眾的聲音,要選票的、但同樣看扁中史科的教師工會,當然大力拉高分貝,以建議「恐怖」作批判,依靠工會支持的立法會教育界議員,再加一腳,指這類恐怖的建議,是完全違背教師專業自主。
 
聲能大也就能惡,但靜心細看不遠的日子,曾幾何時,國民教育科鬧得滿城風雨之時,那個組織公開高調,要全港教師簽署「良心約章」,以示對推翻國民教育科的精忠不二!又曾幾何時,在非法佔領運動期間,要全港教師罷課罷教?這是什麼模式的尊重教師專業自主?五步笑十步而已。
 
2015年「一國兩制」下的香港,這裏是國際金融中心,還是購物天堂,仍可稱為亞洲最具法治最安全的地帶,今天,這裏還有教學自由自主,建構國史科教學中心,相信遠較大陸一黨專政與台灣民主猖狂的兩地優勝,最後提出「一史兩情 港情國情」供探索思考。
 
 
原文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何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