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荷里活科幻電影《廿二世紀殺人網絡》(Matrix)描述人類被植入智能晶片,使他們的思考及行為被改變。晶片內預設各種程式與人體大腦神經連結,使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心理等訊號,傳遞到人類大腦時都彷彿是真實的,創造出一個仿真的夢境世界。最近,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在他最新的著作《二十一世紀中的二十一堂課》(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中重提此事,並頓時在美國矽谷掀起一番熱論。
哈拉瑞在書中提出人工智能急速發展難免會為人類帶來不少焦慮,並指人工智能科技革命使電腦運算更快、更聰明,更能配合生命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發展,成就不同領域的新突破,憑着可連結和可更新的優勢,人工智能程式可「駭進」(hack)人類,取代大量人類工種,甚至乎日常活動,此趨勢已不可逆轉。
創造者比機器聰明
今天人工智能技術和功能突飛猛進,通過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人工智能系統在不少應用能夠精準地推測未來,例如網上購物系統根據用戶的消費習慣,在適當時候和地點推薦最合適的產品,網上金融投資系統向用戶推薦回報潛質最高的股票等例子比比皆是。某些算法的效能甚至可以超越人腦,例如「圍棋之皇」阿爾法狗(AlphaGo)擊敗棋王柯潔,令人歎為觀止。若然算法「駭進」人腦的話,那麼人類還能自主嗎?不能自主的人類是機器或是人呢?
史丹福大學人工智能教授李飛飛對以上觀點不敢苟同。她認為,現今的人工智能系統並未達到通用(General Purpose)水平,所有應用都是為特定領域而設的,例如谷歌(Google)阿爾法狗專注下棋、國際商業機器(IBM)華生(Watson)針對問答比賽、蘋果公司(Apple)Siri家居助理等,在擔任其任務以外的工作皆表現失色。四五十年之後,人工智能或者可以取代人,但教授強調它還是由人類所創造的軟硬件程序,因此創造者比機器始終較聰明,不過她警告聰明是會被聰明誤的。
人工智能與其他科技一樣是把「雙刃劍」,若然用來作奸犯科的話,必然會害人不淺;相反用作服務社群的話,必然可以貢獻良多。因此,教授認為教育對未來人工智能發展尤其重要,學校要從小做好道德教育和培育年輕人的社會責任感。這樣他們才會善用科技來創造善良的機械人。然而,人類只有四五十年的緩衝期(buffer),教育界必須珍惜。
正因如此,李飛飛教授進一步指出,史丹福大學成立了「以人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Stanford Human-Centered AI Institute),宗旨之一是重新構建下一代人工智能教育,特別是促使人工智能領域和人文領域的研究員之間的對話及討論,讓人工智能科學家、心理學家、哲學家一起工作,創造一套具透明度及可解釋的通用人工智能解決方案。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