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特別着重感恩,那麼醫學上又是如何看待這回事呢?楊博士從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說起,有科學家發現感恩的念頭會讓由系統控制的視丘(Thalamus)產生共震,從而分泌一種令我們感到快樂和滿足的化學物,看到的世界都因此變得很美。感恩除了改變感知能力外,對心臟健康也有幫助。「簡單一個念頭便使我們穩定下來,很舒暢。」
大幻覺下的人生遊戲
談到心念對物質形態的改變,我們很自然地把焦點轉移到宇宙去。「人跟整個環境不停地互動,這是一種依存的關係,雙方互相影響。佛陀不是也這樣教導嗎?只是他稱之為因緣。佛陀最了不起的是他領悟出追求因緣到頭來都是沒意義的,是空的。」他又補充,佛陀絕對不是鼓吹消極主義,在這個人生的大幻覺下我們依然可以「玩遊戲」,追求一點什麼的,只是不要認真就好。
空性這回事,楊博士也有其體會,「有時候退下來沒有什麼不好,大海嘯來的時候難道你不避開?雖然如此,這並不是菩薩會走的路。菩薩是往火坑裏跳的,他們往地獄裏去,為的是要幫助眾生。即使知道前面有危險,但有人痛苦,怎樣也要跳進去。可是有時在火坑裏,好像真的有救人這一回事。本來就沒有人,也沒有誰在救誰。」對於這種表面上的矛盾,他留待讀者們自行思考一下。
醫學、宗教、物理的討論
楊博士是醫學專家,以前也曾發表過中、西醫將來必定會結合的說法。藉此這個難得的機會,我向他請教這方面的事。「其實已經發生了,你可以稱之為 New Medicine(新醫學)或 Intergrated Medicine(整合醫學)。透過科學驗證,兩者再慢慢結合。物理學有全像宇宙論(Holographic Universe)的理論,簡單來說是從一個角度便能看到整體。這個全像的概念跟中醫很脗合,我從你一個小處上着手,便把你整個人都看透了。」他說道。
中、西醫涇渭分明、彼此分離的情況從來沒有任何改變,西醫不會用中醫的技術來治療,中醫也是如此。楊博士的看法是,病人其實不太在意醫生是哪個領域的專家,只想知道他/她治過多少病人,結果怎樣等等。他們對治療成果的關心遠高於對中西系統的執著。「這跟宗教一樣,佛陀、耶穌⋯⋯很多人不覺得當中的分別真有這麼重要。」他這句話,對於宗教分別心較重的人,頗有玄機。
我們的話題不久便由醫學跳到「光」身上去。阿彌陀佛的別稱是無量光,他散發不可計數的光輝,其國土也遍布光明,照耀眾生。我們對「光」這種能量,應該怎樣去理解和運用?「這很有趣的,光的英語是 light,覺悟則是 enlightenment。什麼意思呢?有光線照明便有智慧。西方除了光外,也談聲音。光和聲音,都是 love particle(愛的粒子),而人類都由這些粒子組成。我們運用光運用聲音,因為這些跟我們很接近,是我們的一部分,把本性顯現出來。」光明不是黑暗的對立,聲音也不是無聲的對照。他解釋說,一旦套用了這種二元對立的語彙,便是起了分別心。
「光包含一切,聲音包括一切,甚至黑暗和無聲。」
訪問下篇:楊定一:天才的心靈哲思(下)
原文刊於佛門網,本社獲授權刊登。
楊定一簡介
台灣長庚大學、長庚科技大學、明志科技大學、長庚生技董事長、美國 Inteplast Group 董事長、洛克菲勒大學分子免疫及細胞生物學系兼任教授。致力提倡預防科學,著有暢銷書《真原醫》及《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曾與音樂家奧敏(Almine)合作錄製《等著你》音樂專輯。認為感恩是最重要的,心靈能夠改變身體。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