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中信里昂證券大地震,多名高層離任,卻被結論為中資投資銀行國際化失敗,其實是有欠公允,且略嫌偏頗。無疑,包括中信證券(06030)在內,多家中資金融機構都曾經信誓旦旦,你說要打造成為中國的大摩,他就許下豪言要晉升為中國的高盛,當時不少外界確實認為目標過分進取,甚至不自量力。
但排名勝於一切,大約10年前在區內投行收入排名榜,頭5大全數是外資大行,中資在10大榜上只能敬陪末席。不過到去年底數字已反映,10大投行收入排名中的頭5位,中資已佔去3席。是的,投行生意額排名榜的高與低,絕不能是中資投資銀行做得特別好的反映,時移世易背後亦有頗重的時勢造英雄成分。環顧近10年,在區內的「大刁」,供應量絕大部分是中國企業,上市好、二級市場集資好、甚至發債或其他併購,結果就一併帶旺了自己友吧。又或者調轉問,十幾年前中資還要靠外資幫手,為甚麼現在全數中資搞掂?中資投資銀行當然有其進步之處,但最重要還是在於現在的客戶群基本上都是內地投資者為主,以往大型中資企業上市,基礎投資者靠老外,近幾年由國企及民企認購已經湊夠數,外資投行的外國客戶網絡根本用不着吧。
同床異夢來由
生意額及客戶層的變化,或多或少表明,中資投行當年收購外國業務很多都是無必要的。以中信證券收購里昂為例,當年作價逾10億美元,相當於帳面值超過兩倍,殊不便宜。收購里昂之前,中信曾經考慮過購入貝爾斯登,其實如果以業務層面而言,協同效益或者更廣吧。中信為甚麼買錯里昂?首先,中信當年希望借里昂擴展海外業務,但根本沒有了解過里昂強項其實主力於研究部,但在區內投行及併購業務談不上是高排名。生意額未算突出之餘,中信證券2012年首次購入里昂股分時,其實已經較對方規模大得多,一宗大買賣,兼且業務層面有限的併購,基本上是買名而已。中信揀錯了對象,而里昂當日以為有中信就可以擴展內地業務,更突出了雙方同床異夢。
事實上,收購後近7年,中信證券才開始欠缺耐性,銳意整頓,其實已經是仁慈之極了,所謂文化衝突根本從來是公司合併,以及整合過程中必會存在,美資購美資、歐資購歐資也會一樣如是。內地企業於海外擴張經常受挫,付了高昂學費,甚至被搵笨,除一直以為有收購就無敵之外,在這是錯上加錯了。
在投資銀行界,美國仍然是始祖及朝聖典範,看看後海嘯年代,同行的橫向收購幾乎已經絕跡,證明投行壯大模式早就行不通。行業現在靠的是精簡,及在零售和科技領域上找商機。事實上,中資金融機構已有進步,近幾年追上全球行業的精簡及裁減過剩人手大趨勢。還記得,2008年打後,華爾街大行不少老外被中資看中,獲高薪垂青,當其花瓶及信心保證,這都俱往矣。風水輪流轉,只要全球「大刁」供應仍然是中資為主,外資行反而要聘用更多中資人物幫手拉攏生意。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