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是香港被納入全國發展規劃後的第一年,按「國家所需」,特區政府必須做好兩件事:一是土地和房屋供應,着手解決困擾香港幾十年的深層問題,緩和社會矛盾,希望藉此保持香港長期穩定;一是全力推動香港成為創科中心,發展創科產業成為本地經濟新增長點,同時協助國家產業升級轉型。林鄭月娥要爭取第二屆連任,這兩項工作一定要做出成績。
林鄭爭連任 土地創科需做出成績
林鄭上任以來,在具體政策上還沒有什麼表現,也沒有什麼突出政績,然而社會上的爭拗卻大減。儘管泛民在多個議題如議員被DQ(取消資格)、一地兩檢、律政司長鄭若驊僭建等議題上連番進攻,都激不起強烈的民意,社會運動陷入一片低潮。今年民陣元旦遊行主題「香港未完蛋,希望在民間」,是兩句可以在任何一年打出來的口號。很明顯,當前民間抗爭找不出一個可以一呼百應、打動人心的訴求。
此情此景,跟當年曾蔭權在2005年剛接任特首時極為相近。當年也是上任行政長官民望低迷,換人之後社會怨氣即時大減,遂換來了兩三年的平靜期。林鄭接受「香港開電視」專訪時說「自己做(特首)得頗輕鬆」,相信歸因於兩點:一是她表示不會在本屆任期內推動23條立法和政改,避開了她之前3任特首都被搞得焦頭爛額的「死亡議題」!沒有政治爭拗,聚焦在社會民生政策,「火藥味」自然大減;其次是政府庫房豐厚,聚焦民生社會議題而政府有大筆公帑可用,做起事來得心應手,社會自然轉趨和諧。
本屆政府第一份預算案(2018/19年度)在幾項主要政策範疇都有大手筆開支,教育增幅達20.4%,社會福利16.5%,醫療衛生14%。財政司長在預算案中指出,在2018/19至2022/23年度的5個財政年度內,公共總開支將相當於本地生產值的21.2%至21.8%,有別於政府過往一直秉持公共開支不超越本地生產總值20%的規條。
過往社會運動其中一股主要力量來自教育界和社福界,林鄭上場之後這兩大範疇提出的訴求都得到滿足,幾乎是有求必應,抗爭行動自然消失於無形!
有錢好辦事。林鄭上任之初提出理財新哲學,就是要「採取前瞻性與策略性的理財方針,善用盈餘」。她也表示對過去幾年本地經濟增長的表現「不甘心」,認為增長幅度可以更快。很明顯,大筆增加公共開支,如果沒有經濟高增長配合,政府財政總有撐不下去的一日……以目前政府坐擁逾萬億港元財政儲備,應付各項開支應該沒有難度。但本地經濟未來是否可以「較快增長」,在中美貿易戰和全球經濟波動的環境下,相信誰也說不準。過去10多年香港積累了豐厚盈餘,財多好辦事,是本屆政府上任一年多以來社會風平浪靜的主要基礎。
政府為填海發債集資 難度不大
土地和房屋問題,是本屆政府重中之重。林鄭提出的「明日大嶼」、土地共享計劃(即公私營合作)、發展棕地等重點項目,在在需財,尤其在東大嶼填海涉及大筆開支,民間反對理據之一就是不滿「倒錢落海」。政府認為未來賣地可以「收回成本」甚至可帶來收益,但本地基建總開支過去10年不斷上升,由2007/08年度至2017/18年度,其佔政府總開支由11.2%升至18.3%,大型基建如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港珠澳大橋等雖先後建成,然而基本工程如增建/擴建學校、醫院及文化設施等,仍然令整體基本工程開支急升。名目繁多的基本工程以外,再加上一項1700公頃的填海計劃,政府財政何來?政府是否真的有足夠財力應付接踵而來的工程項目開支?
發債為填海集資,應是其中一個方法,財政司長陳茂波也提出可以效法2004年以「五隧一橋」發債。當年政府為紓緩財赤壓力,發行總值60億港元的「五隧一橋」債券(香港仔隧道、海底隧道、獅子山隧道、城門隧道、將軍澳隧道和青嶼幹線),年息率2.75厘(3年)、3.67厘(5年)、4.28厘(7年),每季派息一次,30億元供散戶認購的反應十分熱烈。與當年的低息環境一樣,只要息率吸引,大批希望收息度日的嬰兒潮退休族會願意認購。今時今日,政府坐擁有穩定收入的基建已大增,要為填海發債集資,難度不大。
填海最困難的,其實是爭取公眾和立法會支持。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在2018年最後一日向政府呈交報告,提出8個選項,至今政府仍未回應。有政情觀察家指出,小組發表報告當天,主席黃遠輝和副主席黃澤恩並沒有獲安排在政府總部內的房間見記者,只能站立個多小時回答問題,反映政府冷待他們的工作。
小組既由政府委任,為何到交報告之日要加以冷待?有人認為是因為小組「失控」、「唔聽話」,開罪了太多權貴,不少「有力人士」在背後「告狀」,貶斥小組「廢」、「無用」,政府於是要跟小組割席!
事情真的這樣簡單嗎?
先看小組的建議。8個選項裏面,幾乎全數都是政府一直想做的,尤其林鄭上場以來提及的土地共享計劃(公私營合作,小組的建議稱為「利用私人的新界農地儲備」)、棕地發展、維港以外填海和發展東大嶼共4項,全部都成為選項,得到「民意支持」!利用岩洞及地下空間和發展內河碼頭,則是政府研究了一段時間但未付諸行動,如今經小組「推薦」,等於過了「民意關」,稍後就可以名正言順推動。唯一最棘手的,是粉嶺高球場。
小組取得民意背書 林鄭何樂而不為?
事實上,即使沒有土地供應小組,政府也要面對粉嶺高球場在2020年租約期滿的難題。在輿論要求收回球場建屋的壓力下,政府必須找「中間人」提建議,為政府解圍。最後小組建議「先收回」32公頃,已為政府留下迴旋空間,一來毋須立即收回整個高球場建屋,二來收回的32公頃也可作「其他用途」(例如公眾公園),令整個粉嶺高球場可以大致保留原來面貌。
再看小組成員,絕大部分都是政府「可以放心」的人選。他們的傾向和最終選擇,難道政府心裏會沒底?現在小組內8個選項,基本上都是政府可接受的,並無任何「離經叛道」的建議。小組反而為政府在8個選項中取得了民意背書,對林鄭來說真是何樂而不為?我認為,政府其實是跟小組「私下合作」多於公開割席!
取得了「民意支持」,政府就可着手大規模開發土地,落實一系列建屋大計,向中央交出一份土地房屋的亮麗成績表,林鄭自然也可積累連任的政治資本。至於創科應該怎樣做,篇幅所限,留待下回分解了。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