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已經成立21年,但英國人統治香港的歷史仍然不時被人提起,其中,有關香港軍事史的著作,每以白人在重大歷史事件(如1899年新界「六日戰爭」和1941年日軍侵略香港之戰等)中的角色,或以探討軍事要塞、設施遺跡為主,除香港軍事服務團(Hong Kong Military Service Corps)本身的團隊歷史(Regimental History)外,少有詳細討論華籍英兵的角色。《老兵不死──香港華籍英兵》(增訂版)一書主要利用檔案和口述歷史資料,講述華籍英兵在駐港三軍服役的經驗,以及他們與港英政府的關係,下文節選自本書〈導論〉:
何謂「華籍」英兵?英人徵募華兵時雖然曾經嘗試分辨客家(Hakka)、本地(Punti)等不同族群,但通常均以「華人」(Chinese)和「歐亞混血兒」(Eurasians)稱之,其中文則統稱華兵為「華籍英兵」。
本書雖以「華兵」、「華籍英兵」以及「歐亞混血兒」稱呼香港華籍英兵,但並不代表這些不同時代、背景的士兵全都擁有一個共同的「華人」、「中國人」、或「香港人」身份。他們最顯著的共同身份,反而是他們都曾於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末期,在英國的海、陸、空三軍服役或擔任輔助人員。
保衛香江 紀律嚴明忠誠可靠
華籍英兵是「殖民地軍人」(Colonial Soldier)的一種。「殖民地軍人」意指那些來自被統治族群中,為外來統治者效力的軍人。香港華籍英兵在19世紀中後期出現。
英人在1880年代徵用少量華人為正規士兵,然後在1936至1941年香港形勢惡化時徵募更多華人參軍,並於戰後大量徵募華人保衛香港。在英軍徵募華兵初期,他們嘗試在華人中間找出「勇武民族」,例如客家人,但來自不同族群的華人(本地人、海外華僑、客家人、歐亞混血兒等)均於不同時期加入了英軍。英國未有大規模徵募華兵作戰,更多是因為始終擔心華兵在中英戰爭時的向背,而非單純出於種族偏見。二戰後,白人至上的世界觀被推翻,加上英國內部的社會變革,使華籍英兵逐漸獲得平等的待遇,部分華兵亦因此得以爬上更高的階級和社會地位。
在當時英國軍人的論述中,華人雖非「勇武民族」,卻以紀律嚴明、刻苦耐勞、沉着冷靜及忠誠可靠見稱。與其他有關「勇武民族」的論述一樣,這個形象建構的過程並非單純地由上而下形成,華兵本身在此亦擔任了重要角色。觀乎華兵在1941年香港戰役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表現的忠誠和耐性,以及戰後對駐港英軍的默默貢獻,上述形象並非純屬虛構。本書一方面是華人在英軍服役的歷史,另一方面亦可看出在不同時代部分英人對華人的看法。
史觀分歧 華兵角色被忽視
這群「帝國軍人」少有受到注意,早期的華兵大多沒有留下自己的聲音,只能透過英人的紀錄觀察。殖民地時期香港華人的主體性往往被「殖民地史學」(Colonial Historiography)與「愛國主義史學」(Patriotic Historiography)所遮蔽。在前者的史觀中,英人統治精英是主角,華人「要不是被忽略,就是站在旁邊被統治者任意指使」;後者的史觀則放大在港華人對英國統治的反抗,並認為「香港只是附屬於中國的一部分,並無別的特徵與權益」。以上兩個史觀均忽視了香港與佔人口絕大多數的香港華人的主體性,而且未能完整地重構殖民地統治者與香港華人的動態關係。
本書嘗試以香港和香港華籍英兵(以及混血士兵)為本位,以分析這些華兵。在一百多年英國使用香港華兵的歷史中,華兵參軍的原因各有不同,或由於經濟誘因、土客衝突、保衛家園、增廣見聞,甚至同時為中、英兩國抵抗外敵侵略。眾多華兵之中,亦有純粹打算欺瞞其英國僱主的人,例如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那些拿到三個月餉銀後即逃去無蹤的華人「苦力兵」。華兵不但親身參與保衛香港,甚至海外戰場的戰鬥,更在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關係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可算在香港的殖民地經驗中起過積極作用。
詳細研究香港華籍英兵的經驗,不只是為了重新發現香港「本土軍人」的歷史,更是為了釐清香港常被遺忘的軍事歷史、補充香港歷史論述中偏重政治、經濟以及社會史的傾向,更可從華兵的角度重新審視英國殖民者與香港華人的關係,以及英人與華人對雙方不斷轉變的理解和想像。華洋軍人一百多年來在香港的合作,是香港「華洋雜處」的歷史中一個獨特的例子。
書籍介紹
書名:老兵不死:香港華籍英兵(1857-1997)增訂版
作者:鄺智文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