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斯蘭國(IS)勃興為標誌,全球反恐形勢進入新階段,恐怖與反恐怖正在全球範圍內形成尖銳對壘。2月18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反對暴力極端主義峰會,中方代表亦將與會。
過去一年來,加拿大、澳洲等發達國家相繼發生恐怖襲擊。2015年1月初,恐怖分子血洗法國諷刺漫畫雜誌《查理周刊》,震驚全球。在新一輪全球恐怖主義活動中,脫胎於伊拉克基地組織的 IS,在伊拉克和敘利亞邊境地區攻城掠地,以其極端意識形態和殘忍手段,成為最臭名昭著的恐怖集團,揚言建立覆蓋地中海東岸的伊斯蘭政教合一國家。
中國反恐形勢與全球局勢有關
IS 並不純然是基地組織的「暴力升級版」。自從2011年基地組織創始人本・拉登(O. bin Laden)被擊斃後,伊斯蘭極端勢力恐怖組織的進攻目標,從美國等發達國家本土轉向阿拉伯世界的世俗政權。阿拉伯腹地成為恐怖活動的主要舞台。作為新近崛起的伊斯蘭恐怖組織,IS 首要目標乃是在阿拉伯世界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但其溢出效應也不可小視。全球各地的伊斯蘭極端組織和個人被吸引到中東、北非,接受其訓練,參與其行動。目前,有來自90多個國家的超過2萬名「聖戰分子」前往 IS 勢力覆蓋地區,他們受到 IS 的殘暴戰法和極端教義的影響,可能在其歸國後對所在國家造成新一輪劇烈衝擊。
中國的反恐形勢,亦應放到這一全球背景下來觀察與思考。中國的反恐有自己的特殊性,但外來因素確已日漸突出。中國不是基地組織和 IS 本身的直接攻擊目標,卻是其溢出效應的重要受害者,反恐形勢相當嚴峻。近年東突恐怖活動不斷,持續升級,尤以2013年發生的北京天安門10・28事件和2014年發生的昆明火車站3・1事件最為駭人聽聞。中國政府對暴恐活動保持高壓態勢,但是,在新疆,恐怖襲擊仍較為頻繁,南部邊陲也屢受襲擾。可以說,與其他遭受恐怖活動破壞的國家相似,中國面臨着「共同但有區別」的反恐任務。
正因為中國是國際反恐事業的一部分,中國領導人強調「並行推進國內、國際兩條戰線的反恐工作,進一步強化國際反恐合作」。2014年,中國多地開展反恐演練,亦同鄰國開展雙邊或多邊反恐演習,並藉亞信峰會(CICA)、APEC、世界互聯網大會等多邊平台發出中國的反恐主張,顯示出崛起中應有的大國擔當。多年來,在對發生在中國的恐怖活動的認定上,中國與有些國家多次發生分歧。中方批評有些國家執行雙重標準,而美國等發達國家則認為,中國在情報分享、證據收集和事實核查等方面尚存不足。中方對此並不認同,不過,可在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借鑑他國的成熟做法,促進中外反恐合作。此外,中國將以負責任和建設性的態度,參與對中亞和中東安全框架的構造,使得這兩大地區盡快恢復和平與穩定。
反恐亦須依法治國
中國正積極貫徹依法治國的方略,反恐亦不能例外。目前,中國法律體系中尚未出台正式的反恐法。在中國,反恐與民族問題、宗教問題纏繞在一起。當前,網絡成為恐怖分子傳播極端思想、煽動仇恨和呼朋引類、唆使發動襲擊的平台,因而成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政府反恐監控的重點。在這些領域,均需兼顧國家安全與公民自由權利,工作需要耐心細緻,講究章法。而恐怖襲擊往往事出突然,需臨機處置,極易忽略程序正當。中國應加快制定相關法律,推進公共安全法治化。
反恐還需借助社區和公民的力量。這次華盛頓反恐峰會,將表達對社區力量的重視,鼓勵當地民眾和社區領袖積極參與反暴力極端主義,因為他們最了解社區。這與中國近年來推行的「大力提高群防群治預警能力,築起銅牆鐵壁、構建天羅地網」的反恐舉措有相似之處。新疆多地出台群眾舉報涉恐涉暴線索獎勵方案,成效初顯。當務之急是,結合恐怖事件多發地區的民族、宗教、風俗,從社會公平、經濟機會平等入手,培育社區組織。強健活躍生氣勃勃的社區是杜絕恐怖滋生的最好土壤。
上周,中美元首通電話,談及網絡安全,雙方商定習近平主席將於9月訪美;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聽取有關發起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設立絲路基金等重大事項貫徹落實情況的匯報。這些進展初看並無直接關聯,但是,對於國際視野下的中國反恐而言,均具有根本性意義。經濟繁榮,國際協作,加上民權切實得到保障,形成合力,將對國際恐怖活動收釜底抽薪之效。
原文為2015年2月16日財新傳媒《新世紀》周刊第7期社評,本社獲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