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就停泊在學校大門對面,還未下車,一位熱情的女士便走過來,說:「歡迎你們!」她便是將要拜訪的雲林縣過港國小的前任校長,而帶我前來的朋友,現在是台灣全人實驗中學的副校長,他曾擔任雲林縣縣長的機要秘書,雲林縣的小校轉型優質計劃正是當年的他一手策劃。
化裁校難關為轉型機會
台灣的偏遠地區學校,因人口外移及出生率下降的壓力,導致學校學生人數不斷下降,在監察院和中央政府的政策壓力下,全國學生人數不足100人的學校,都面臨裁併校的壓力。偏小另一個常年的問題,是普遍都有文化刺激不足,辦學績效不彰,以及學校及學童都有缺乏競爭力的迷思。而雲林縣當年適時利用這股裁併學校的壓力,成為學校優質轉型的動力。將要參觀的學校,正是其中一間成功轉型為深具多元文化特色的學校。
前任校長知道我們來參觀,特別回來,為我們帶領,細說她當年在這裏的工作成果。成果,早已展現在學校大門,一張張畫有不同東南亞國家的圖畫,以一格格的陶片製成,再寫上國家及學生名稱,然後貼在校門外的牆壁上。還有一幅用細碎地磚砌成的圖畫,畫有不同地區孩子歡樂的圖片,共同乘坐在一條綠色的小船上,大概意思是同舟共濟,種族共融吧!而圖畫上寫有「雲林縣過港國小多元文化特色學校」。這所學校,正是利用多元文化為轉型優質的起點,推動課程改革。而過港國小所在的村鎮,正是擁有東南亞多國族媽媽的地方。學校利用這一地區特色,結合社區資源,演化成校內的課程特色。不過,何解偏遠地區,會有這麼多不同國籍的媽媽?
台灣農村的跨國媽媽
台灣少子化(出生率不斷下降的台灣用語)問題固然嚴重,但對偏遠學校的打擊,遠不只是少子化的問題,還有城鄉經濟差距大造成的結果。有能力的,為了改善家庭經濟,為了尋找更佳的工作機會,也為了孩子的教育,大部份人都會選擇移居大都會。結果,居住在農村的,多為無法移居,家境貧困的家庭。
在台灣,住在農村,經濟能力不濟,年紀又大的男性,要在台灣娶妻生子,真是天上的大難題。結果,跨國婚姻在農村常常出現,對象多數是東南亞國家,她們來自泰國、越南、柬埔寨、印尼等地。跨國婚姻大多數不是你情我願,更不一定是從戀愛開始,甚至是由買賣開始,不少東南亞的女性,是被人販子騙到台灣來嫁人的。
比台灣農村更貧窮落後,是這些國家女性願意出嫁的原因,或許以為嫁到台灣,一定能改善家裏的經濟環境。但當來到台灣,才發現出嫁的家庭,經濟環境也好不了多少,而且丈夫年紀大或甚至有身心障礙,失落之情自然會產生,這有點像香港的跨境婚姻。這些嫁到台灣的女人,要面對的問題自然很多,文化差異、經濟條件差、被歧視等等。
多元文化學園 開拓國際視野
過港國小,學區裏不少是這種跨國婚姻底下出生的學生。常言道:孩子的問題,都與父母有關。媽媽們常常面對文化上的差異,家庭支援大多不足,人獨自在異鄉,又欠缺社區支持,特別是身分認同問題。這類家庭長大的孩子,學習當然會遇上種種問題,於是學校自然便要面對種種學生行為問題,連正常生活也出問題,便別說升讀大學了,對學校來說,是一大難題,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當偏遠學校的教學效能不斷下降,有能力的家長就更不會選擇入讀,學生人數只會不斷下滑,學校可說是束手無策。那可以怎辦?
有危,便有機。過港國小在面臨裁併的壓力下,最後想到多元文化這解難之道。既然社區和學校同樣面對不同文化的衝擊,又不能隨意改變大社會的氣候,何不認同這就是社區資源的一部分,把不同文化的優點凸顯出來,視為課程改革的一部分,讓學生學會互相欣賞,甚至學習媽媽們的母語,創造一個多元文化的學校,擴濶學生的國際視野,開創一個共融的環境。另一方讓不同國籍的媽媽們,貢獻祖國的文化養份,釋放媽媽們的能力,一起為多元文化學校努力,也消減被歧視的壓力。參觀所到之處,牆壁和窗簾盡是不同國家的故事和文化資訊,不同的地方,還有不同國家的小擺飾,可見,學校是盡力讓學生進入一個多元文化的學習環境。
自此,學生認同媽媽的祖國身份,落後貧窮是原有身分認同,但因為認識深了,更能認同自己有一部分的血統是來自別國。當身份問題解決了,孩子展現自信的表情,學習能力便自然有進步了。所以這些異國媽媽,都很願意到學校支援及幫忙,成為學校有力的後盾。
除了學校課程以外,過港國小更會接受別校的探訪活動,或多元文化工作坊等,為其他學校提供多元文化教育的支援。此之所以,一間人數不足50人的學校,何以連續獲得新移民家庭教育中心的重點學校、多屆教育部活化校園發展特色學校優等及雲林縣2010年度轉型優質學校評鑑優等的原因了。
圖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