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認為玉是最堅固的材料。因此,把玉塊雕刻和打磨成動物形狀是不容易的事。只有以玉攻玉,才能琢玉成器。在琢磨工具和技術均落後的情況下,中國早期的玉獸不可能精雕細琢。
動物的造型較一般器物複雜。器物的形狀是圓或方,但動物有頭、頸、身,以及四足和尾巴。牠們的整個身體不可概括地只以圓和方的形態表達出來。
新石器時代的遺址曾出土玉鳥和玉龜。牠們的形象都是平面的片狀,並非立體圓雕。商周時代的玉雕動物較多造型,例如虎、馬、鳥、魚和蠶。這些作品也多是片狀的,主要交代動物的側面輪廓,並以陰刻線條刻畫輪廓內身體的各個部分。這些動物形玉片其實是別有趣味的。反過來看,早期的圓雕作品只不過造出動物的模糊樣子,雕工粗糙,藝術性不高於玉片。
玉片題材漸趨多樣化
由春秋至漢代初期,這情況還沒有很大改變,只是玉片增大了。不過,玉片上的紋飾比較複雜。若以龍為例子,在一件玉片上,常常出現大小兩龍,或兩龍的頭部相對,或兩龍分左右或上下分布。總之,動物的側面仍然是主題形象,並輔以豐富線紋。
由漢至宋代初期,隨着雕刻技術逐漸進步,圓雕的玉獸愈來愈多,導致獸形玉片大幅減少。玉片的題材改向花鳥為主,演變成婦女佩戴的飾物。
這些寫實型玉獸是指四足動物,包括馬、牛、羊、鹿、犬以及麒麟和獅龍難辨的辟邪瑞獸。牠們的造型大多數是前後足屈曲,表現卧坐歇息的狀態。這姿勢其實是去掩飾雕工的不足地方。若把四足立起,便須進行鏤空雕刻,把四足之間的多餘玉料琢除。顯然當時還沒法掌握這方面的技術。因為工匠的方法不善,工具不精,就很容易弄斷獸足。
不過,大量卧獸玉雕的出現還是有另一原因的。宋代以前,古人沒有椅凳,必須蓆地而坐。他們爲了固定蓆子的位置,便以重物放在蓆的四角。這重物稱「蓆鎮」,類似放在紙上的「紙鎮」。石塊是最易開採的重物,所以最方便拿來做蓆鎮。後來將石鎮美化,雕成動物坐卧的形狀,好像與人們一起坐蓆。卧獸的造型受歡迎後,古人便以玉取代石,雕成小件「玉鎮」。當然玉鎮不可能實用,只是飾件,寓意辟邪、安寧。
到了宋代,高足家具成為風尚,坐蓆不再流行,卧獸形蓆鎮便過時了。況且鏤空技術逐漸成熟,玉獸開始四足站立,至清代還可以雕出跑動的姿勢,實在難得。
看來數千年來,玉獸主要有三個模樣。漢代以前,玉獸是平面的側面。宋代以前,牠們是立體圓雕,但四足屈坐。自宋代開始,牠們站起來了,像要擔負更多中國人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