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之傳承

人文精神的一脈相承,讓各書店力守以好書服務大眾,此堅持在現今激烈市場競爭中,尤顯可貴。

〈百年文化品牌〉文章刊登後, 收到不少讀者朋友直接或由其友人發來訊息,分享與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和三聯書店的點滴,也想與大家分享一下。

一讀者憶當年家貧,買歐美參考書屬天方夜譚。中學三年級在外文書店看到英語化學字典,售300多元,來回該店多次不敢告訴母親,因父親月入僅3,000,得供養一家五口包括3名孩子上學。故讀參考書便到中環街市旁的三聯,店內有枱椅,書光看不買職員都體諒。至中四老師用英語教物理,上課全不明白,便每星期從5元零用存下3元,足夠後去商務買中文物理書,與英文筆記一起閱讀,慢慢搞懂物理理論,之後繼續儲蓄備齊其他書籍。近日看三中商報道,深深感慨若沒有三聯商務,自己可能永遠考不好會考,更談不上入大學,寄願書店繼續努力,為一代又一代學子提供優良讀物。

滿載人情味

另一商務前員工,服務書店近四分一世紀,今已離職,當年負責出版業務,其經驗是公司背景從不是秘密,書也出版過,資料都公開。股權誰屬對其工作並不重要,形容「基本上是『帝力於我何有哉』」,從報道感嘆部分年輕記者可能較少關心文化事業,才驚訝商務的股份結構。

又一朋友回想八十年代兼職新市鎮門市,商場要求年三十晚營業至深夜12時,管理層遂犧牲與家人團年突擊派利市,向同事表達關懷,以示同心服務讀者。書店上下總把服務好讀者放首位,自己亦曾和同事一起走過二三百米山道石級,人手搬運百多袋書送往交通不直達的學校,所秉持的,就是「為書找讀者,為讀者找書」之服務精神。

各人自發的分享,也許源自各書店創辦人與推動者精神力量的感召,讓其營運在商業以外,還滿載濃濃人情味與人文關懷,大部分員工不論職級,本身就是文人或熱愛文化,從而感染讀者,表表者當然是商務印書館的近代鴻儒張元濟先生。

張元濟所書對聯。
張元濟所書對聯。

其曾如此簡述個人經歷︰「科舉出身,歷任京職。罷官後僑居上海,入教育界。旋入商務印書館,為商。」早年參與戊戌變法,與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黃遵憲5人同被向光緒舉薦,光緒所讀西學新書多由他選購,政變後遭革職,獲李鴻章推薦入南洋公學,後為校長。1902年加入商務,「以扶助教育為己任」,胸懷「智民之志」,力求以教育和出版救國,懷抱世界與歷史,一面引進西學一面整理國故,既編纂首部小學課本及現代辭書,又校印至今仍是海內外古籍工作者常備文獻的《四部叢刊》和《百衲本二十四史》,新舊中西並行不悖。

視教育「必重普通而不可言專門,必先初級而不可亟高等」,認為「無良無賤,無智無愚,無少無長,無城無鄉,無不在教育之列也」,並強調學習西方的同時,要明白各地教育自有獨立之道,不可強同,辦學「必學為中國人,不學為外國人」。

時勢多艱 百折不墜

平生自覺肩負國家前途與文化存亡重任,「吾輩今日做事但求有益於人,一己之身名可勿愛惜」,「生當斯世,他事無可為,惟保存吾國數千年之文明,不至因時勢而失墜」。當年日軍炸毀商務印書館,漫天紙灰,六旬老人哽咽不能自已,只寫下「廿年心血成銖寸,一霎書林換劫灰」,猶幸中華文化賦予的堅韌,讓他不久回信胡適:「平地尚可為山,況所覆者猶不止於一簣。設竟從此澌滅,未免太為日本人所輕。」遂奮力重建業務。

商務印書館全景。
商務印書館全景。

這份精神一直影響着書店同仁,如記商務百年滄桑,以元老張元濟、茅盾、葉聖陶詩詞為歌詞的館歌《千丈之松》,首段「昌明教育平生願,故向書林努力來;此是良田好耕植,有秋收穫仗群才」乃張老為商務所作七絕,表達其開啟民智、耕耘文化宏願;第二段「世事白雲蒼狗,風濤蕩激,順潮流左右應付,穩度過灘險浪急」是茅盾為商務80周年題詞,慨嘆時勢多艱下商務百折不墜。

致力傳承的後輩,還包括已退休香港商務陳萬雄董事長,其在任時屢屢強調選優質書的重要,潮流前需不忘經典,邀請大學教授開列優秀文史哲書單予門市備貨,至今猶存,持續感染新一代商務人。人文精神的一脈相承,讓各書店力守以好書服務大眾,此堅持在現今激烈市場競爭中,尤顯可貴。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許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