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日本首相安倍偕妻造訪耶路撒冷時,參觀了猶太大屠殺紀念館並發表演說。他表示,日本將致力於不讓悲劇再次重演,還特意提及前日本駐立陶宛代理領事杉原千畝,稱「我們將學習杉原等人的勇氣」。
杉原自1939年至1940年任職日本駐立陶宛代領事之時,恰值納粹德國侵佔波蘭,杉原給約6,000名逃至立陶宛的猶太人,簽發了前往日本的過境簽證,從納粹黨徒手中拯救了這些猶太人。1985年,以色列政府授予杉原國際義人獎。次年,杉原病逝。
《六千張簽證》 揭開新一輪外交博弈
後來杉原夫人用日文撰寫了《六千張簽證》一書,介紹杉原的功績。2005年,日本電視台播出由《六千張簽證》改編的《日本的辛德勒——杉原千畝的故事:來自日本的救命簽證》電視劇,轟動一時。
安倍發表前述講話,旨在沖淡國際上對日軍於二戰中的殘暴行為的厭惡感,這是他試圖達到的戰術效果。同時,他是以迂迴手法,駁斥北京再三把日本視同納粹德國的言論,賴以在新的道德高點上站穩腳跟。他今年致力開拓外交新局面,強化國際聯盟對中國的圍堵,此即他嘗試達到的戰略效果。
納粹德國在二戰中屠殺了600萬猶太人,慘絕人寰,猶太人直面種族滅絕的噩運。在世人心目中,哪國人在危難中挺身而出,拯救了大批猶太人,涉及該國舉世的形象。否則,安倍何必此刻在國際論壇上大聲讚揚杉原的勇氣呢?如今日中兩國已經就二戰時拯救猶太人之事展開較勁,這是兩國在軟實力層面進行的戰略博弈。
在這場博弈中,日本先佔得上風,而中國由於人謀不臧,在這場較勁中已屈居下風。本來中國可以站在道德高點上,卻掉以輕心,最終將這一高點拱手讓給日本。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一套《舒特拉的名單》?
讀者對電影《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港譯《舒特拉的名單》)想必耳熟能詳。 1993年,這部電影在美國上映,講述了納粹商人辛德勒在二戰時拯救猶太人的故事。次年,在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角逐中,這部影片榮獲了包括最佳影片、導演在內的七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
影片情節動人。德軍攻佔波蘭後,黨衛軍開始對猶太人進行滅絕性的大屠殺。辛德勒運用關係和手段,在他的工廠招來了不少猶太人,以種種藉口,協助他們躲過了命喪集中營毒氣室的厄運,合共救下了1,100人。
1938年11月9日夜,納粹黨徒對德國治下的猶太人店舖發動了全面襲擊,砸壞了店舖玻璃,史稱「碎玻璃之夜」。其後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逐步升級,猶太人為避免被抓入集中營,只能獲得外國簽證逃離歐洲。
國際社會早於1938年7月,在法國召開會議,討論如何處理猶太難民的問題。包括所有西方大國在內的32個與會國家,表態拒絕接受猶太移民。既然西方大國阻斷了拯救猶太人的全部路徑,猶太人只能從其他國家獲得簽證。當時一張簽證可救一條生命,卻一證難求,因此被稱為「生命簽證」。
杉原救了6,000猶太人的事蹟,由日本編劇妙手加工,劇本問世,稱為六千張「來自日本的救命簽證」,又經由影視圈之手成為一部電視劇,造成震撼性的效應。況且,猶太人逃至被日軍佔領的上海後,日軍又拒絕希特勒要求進行「清洗」的要求。這就是今日安倍在國際論壇大聲為日本正名的依據。
中國其實也有拯救猶太人事蹟
若論拯救猶太人,中國人實際上比日本人做得更多。例如,從1938年到1940年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何鳳山,就為不計其數的猶太人發放了「生命簽證」。歐洲歷史學家認為,何鳳山所拯救的歐洲猶太人比任何人都多。上世紀30年代末,近3萬名猶太人從歐洲逃抵上海,逃脫納粹黨徒的毒手,苟全性命於亂世,均拜何鳳山等出手相助所賜。若論援救猶太人之規模,何鳳山與杉原不可同日而語。
當時上海是日佔區,來往上海不需要簽證。何鳳山卻大量發放簽證,是鑑於納粹當局僅關注猶太人是否有去處,而簽證是最好的證明,很多猶太人拿到去上海的簽證後,轉往其他國家避難。何鳳山如此做,目的就是伸手將猶太人從深淵中救出來。
2001年,聯合國總部舉辦名為《生命簽證:正義與高貴的外交官》的紀念展。在這次紀念展上,展出了二戰期間各國外交官拯救猶太難民的英勇事蹟,何鳳山是其中唯一的中國外交官。
假如何鳳山義舉被拍攝成電影,即使對中國素抱成見者,觀看電影後對中國的觀感也會發生涇渭之別。過去乒乓外交,小球轉動大球,終至改變了世界。這部影片若面世,當能糾正世人視聽,有助於中國擺脫外交困境。
10年前,筆者即已提出此項主張。孰料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終至日本後來居上,杉原援救猶太人的事蹟,不僅拍成影片,而且經由安倍之口喧騰於世。至於中國的相應舉措,則尚未啟動。
欠敏感思維致失先機 唯良機仍然存在
中國遲遲未拍攝這部影片,原因頗多。或謂乏人投資,其實中國不差錢,而該片面世後,其他光環姑且不說,至少能賺錢;或謂宗教局提出異議,讚揚中國人援救猶太人,或許國內宗教界情況會複雜化,甚至觸怒伊斯蘭教極端分子,這乃是不經之談。概言之,歸咎於中國人既缺乏歷史視野,又沒有敏感的戰略思維。
世界各大國正在為今年開拓外交新局面,制定並完善相關的規劃,都在為尋求突破選擇着力點。估計中國人本着「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的精神,會急起直追。思路決定出路。出路在於以創新思維突破困局,才能在複雜環境中騰挪周旋,謀求最佳利益。
今年是二戰、抗戰和太平洋戰爭勝利70周年。良機就在其中。思路之一當是北京主動締造氛圍,與華府共同慶祝太平洋戰爭勝利70週年。此戰中,美國、中國是盟國,與日本鏖戰數年,直到1945年(乙酉,雞年)方才獲取勝利,應驗了《推背圖》第39象所稱「一朝聽得金雞叫,大海沉沉日已過」的預斷。
既然中美兩國隆重慶祝太平洋戰爭勝利,自然彰顯了兩國在二戰中以鮮血凝結的傳統友誼。況且,在相關的慶祝活動中,日本則被邊緣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