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屆政府幾經波折,終於在2015年底成立創新及科技局,該局的首要使命是促進香港在創新及科技產業的發展,過去兩年政府推出多項措施,市民可從每年的《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中略知一二。雖然投放於各項措施的資源不菲,但不少業界人士仍然對政府宏觀的創新及科技政策摸不着頭腦。有見及此,香港資訊科技業協會(HKITIC)最近舉辦周年晚宴,邀請了創科局副局長鍾偉強博士出席,向業界介紹政府在創科發展的整體思路。
據報道,政府創新及科技產業政策將重點推動「健康老齡及生物科技」(Healthy Aging and Biotech)、「人工智能及機械人」(AI and Robotic)、「金融科技」(Fin Tech)及「再工業化」(Re-industrialization)四大範疇。鍾副局長進一步解釋政府在「再工業化」方面的發展計劃。過去30年,香港經濟以服務業為主,本地經濟經歷一段頗長時間的「去工業化」(de-industrialisation)過程,嚴重影響了本地在工業資源上的發展。例如香港工業於八十年代盛行「前舖後廠」的運作模式,企業為減低開支紛紛把生產線遷離本土,改為外判至內地(例如深圳、東莞等)或其他東南亞城市(例如越南、緬甸等)。
「去工業化」陰影仍在
以東莞獨立或夥伴外判生產為例,很多外判廠商在與港企合作期間,從中學會了產品知識及其背後的生產技術之後便自立門戶,搖身一變從合作夥伴成為港企的競爭對手。這是「供應鏈管理管理學」(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中生意人經常採用的「向前整合」(forward integration)戰略,見怪不怪。
政府推多項優惠措施
政府推出「再工業化」策略,目的是以創新及科技產品為主調,把生產線留在香港,重新打響「香港製造」的國際品牌。再者,港商亦大有理由這樣做,事關外判生產創科產品風險極高,產品及製造方法的知識產權很容易會被外判商盜竊,影響產品的原創性及巿場價值。然而,政府推動「再工業化」困難重重,首要問題出現於香港企業因經過多年「去工業化」的洗禮,動力及資源均極度貧乏,難以在一瞬間扭轉港商已慣用的外判生產模式。
《行政長官2017年施政報告》中的「創新及創科」篇(第69至83段)提出多項直接或間接促進「再工業化」發展的優惠政策,例如,政府將會提供稅務優惠予參與科研的私人企業,吸引更多跨國公司留港或來港開辦科研中心,研發自主的創科產品。成立「博士專才庫」,資助企業聘用創科博士後專才,從事科研及產品開發等工作。開拓深港交界落馬洲河套區,提供更多土地資源及設備,助產、學、研界協作科研之用。投資7億港元推動香港「智慧城市」發展,製造創科產業市場需求。加強與內地合作,攜手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擴大香港創科產業的市場。由此可見,《施政報告》的各項建議與「再工業化」息息相關,在政策、資金、人才、資源,及市場等方面互相配合,為本土工業再次起飛創造條件。
概括而言,筆者希望在政府積極推動創新及科技策略之下,香港可以加快經濟轉型步伐,由傳統的服務型經濟成功過渡至創新型經濟模式,不然的話恐怕香港的整體發展只會停滯不前。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