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Uber應放不應壓

除提供優質的士外,亦應容許Uber等共享平台經營,同時就此立例規管,如不遵守規例即可被拘捕。總而言之,政府和市民應該對共享平台持開放態度。

今天探討一下Uber在香港的前途。我是政府的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所以對交通問題比較關心。對於Uber,從市民角度看,會覺得Uber又便宜,服務又好,多贊成其進駐;反對的通常是的士車主,的士司機反而未必會反對,因為他們可以轉行當Uber司機,甚至可以獲取更多補貼。不過,政府暫時仍是抱持反對態度。Uber這個平台不受規管,載客取酬卻沒有相關牌照,因此有Uber司機被檢控。

我認為以目前的情況比較的士和Uber,對的士並不公平,因為全世界Uber現在都是以補貼司機的商業模式經營,所以Uber可以比的士便宜,又能獲利,但這筆補貼的金額是非常大的。

因此,當Uber佔據市場後,就會逐漸加價,現時香港的Uber就已經加價了。所以我們應該在以後Uber再加價時,才將它和的士比較,看看Uber是否依然價錢相宜,服務優質。

讓市民多一個交通選擇

有些地方的Uber是可以賺錢的,例如紐約,不過,它的模式不是只載指定的客人,而是像小巴那樣經營,你要跟不認識但順路的客人同坐一輛Uber。如果香港的Uber要轉虧為盈,而又不大幅加價,也必須採取這種小巴的營運模式。政府應該對Uber持開放態度,不一定要打壓它,而是規管它,讓它經營,不過Uber必須交稅款、買保險、定期驗車等,而Uber司機也要受政府管制。

如果加上規管及保險成本後,Uber仍是有利可圖,讓Uber經營也無妨。當然,市民會多一個選擇,但Uber將不再一樣,例如加上成本後可能要加價,或是改變營運模式至共乘模式,才可以繼續營運。

由此可見,Uber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麽好,因為共享平台在香港仍處開發階段,屬投資前期,所以大眾會因為補貼而覺得Uber比較便宜及服務好。到了投資後期,Uber為避免虧損,必須改變營運模式。所以市民要謹記兩點:一、現在的Uber營運模式未必與將來的一樣;二、政府不必打壓Uber,而是作出規管。如Uber願意接受規管,其他網上叫車平台也能開始經營。無論如何,政府制訂政策應以市民的福祉為依歸。

當然,的士車主必定會反對,因為的士行業市場已被高價的士牌照政策扭曲。政府應該提高載客取酬車輛的服務素質,除提供優質的士外,亦應容許Uber等共享平台經營,同時就此立例規管,如不遵守規例即可被拘捕。總而言之,政府和市民應該對共享平台持開放態度。

原刊於《頭條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莊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