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上周公布委任青年發展委員會及公民教育委員會的成員,其中有幾名自薦成功加入的新面孔。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去年施政報告內提出「自薦計劃」,鼓勵青年自薦加入政府指定的5個諮詢架構(公民教育委員會、青年發展委員會、創新科技及再工業化委員會、環境運動委員會、禁毒常務委員會)。現在兩個委員會的自薦成員已經揭曉,其餘3個相信也會很快公布。
政府開放招攬青年自薦的委員會都屬於事務性、政治色彩較低的一類,原因相信是安全系數較高,出事機會低。青年發展委員會共有3名自薦委員,佔34名非官方委員不足10%;公民教育委員會則有兩名自薦青年,佔全體30名委員比例也同樣不足一成,影響力十分有限。
從2012年國教風波到2014年佔中雨傘運動,政府開始集中精力處理青年問題,一方面是遏抑激進的獨派和自決派一翼,另一方面就是全面開展青年工作,向年輕人招手,希望藉各種計劃把青年人吸納入政府架構,避免年輕一代的不滿情緒進一步擴散。一手硬一手軟,硬的一手是DQ(取消資格)激進分子出局,軟的一手就是再施金耀基教授的「行政吸納政治」,透過行政架構吸納社會上潛在的政治「威脅」。
自薦青年有多少發揮空間?
我很有興趣知道,政府會挑哪些自薦青年加入委員會?他們是什麼背景?政治主張是什麼?對內地和香港前途有什麼看法?從媒體報道看,兩個委員會的自薦青年都不是知名度高,也不是街頭運動的頭面人物,政治傾向不太明顯;但從背景看,應該是傾向建制一方的比較多。很明顯,如果被DQ的青年是「負面人物」,那麼這批成功自薦的後生仔女就應該屬「正面形象」吧 ?
問題是這批自薦青年以後有多少發揮空間?如果他們只是委員會內普通一員,「無驚無險」就完成了任期,外界就難免會視他們為「政治花瓶」,純屬裝飾;但如果他們「奮發有為」、主動出擊,希望能一展身手,政府又會否為他們提供機會?過來人都知道,如果加入政府的諮詢會不是當主席,作為普通一員,能起的作用非常有限,一切都只能在政府的架構內按程序辦事。如果政府要證明自薦計劃成功,就必須適當地讓這批自薦青年有機會一展身手,讓香港人見識一下他們的本事,證明政府挑選的「另一批」青年人也足以擔當大任。
電視台正在播放的《中國通史》(中央電視台攝製)製作嚴謹,值得一看。由上古一直往下講,介紹每個朝代的治亂興衰,上周正在講漢朝,特別提到漢武帝的察舉制。古今中外,選拔人才都是統治階層的頭等大事,因為事關國家長治久安。察舉制是中國古代首個有系統的選拔人才制度,它跟漢以前按世襲、論軍功、養名士等做法不同,察舉制是由地方首長在轄區內考察及選取人才,推薦予上級或者中央,經考核後再任命為官。
察舉不是自薦,但它的設計是自下而上,在基層考察有能之士(漢武帝即位第一年就詔令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6年後又下詔郡國每年舉孝、廉各一人),然後向中央推薦。循察舉入士的,都可以在政治上一展抱負,並非只是進入諮詢機構「提供意見」。而察舉的好處,是令朝廷可以廣納英才,不是單憑「富二代」或「紅二代」出身就可以在權力架構中佔一席位!
自薦計劃明顯不是培養管治人才
政府的自薦計劃雖然是希望廣開門路,讓沒有背景的年輕人也有機會參與政府事務,然而從現在的安排看來,可自薦成功的人數有限,且限於加入事務性的諮詢委員會。很明顯,這不是一個培養香港管治人才的計劃,極可能只是一個「升級版」的青年論壇,讓年輕人多一個渠道發表意見。若然如此,自薦計劃對青年人提供的機會十分有限。
在網絡年代,言論百花齊放,青年人要表達意見其實不愁沒有方法。正規的媒體不成,在社交媒體甚至走上街頭都可以是選擇。政府藉自薦計劃吸納青年人的聲音,無非是想展示與年輕人真誠對話的「誠意」。但青年人的訴求不難了解,青年事務委員會「易名」為青年發展委員會前發表的最後一份報告(《香港青年發展策略:公眾參與報告》),列舉出青年人最關注的問題如教育、房屋、就業等,難道政府會不知道嗎?知易行難,有沒有方法解決這些青年人提出的訴求,才是政府最大的挑戰。
其實青年人面對的問題,何嘗不是香港勞工階層面對的問題:工資增長慢、向上流的機會減少、生活壓力大、樓價貴上樓難、高薪職位買少見少。按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在25至34歲的年齡層人口(應該大學畢業10年左右),平均收入低於月薪2萬元的佔了41.7%。以這樣的收入水平,要置業幾乎是絕無可能。而不幸地,政府對這個現象一直都束手無策。
政府積極推動大灣區計劃,鼓勵年輕人北上拓展機會,行政長官訪問珠海時,就特別提出希望珠海市領導多多幫忙。年輕人北上到底可以找到什麼機會?政府可以為他們提供什麼協助?遇到具體困難,政府可以幫上什麼忙?鼓勵青年人北上,記憶中是由前「財爺」梁錦松提出,但收效不大,且被批評為「香港搞唔掂就叫後生仔北上」,社會上的回應並不積極。
青年問題 毋須特別擔心
有人認為香港年輕人過分內向,缺乏北上的勇氣。但我認為,內地職場和創業環境都跟香港大不同:內地是官本位、政府主導,要發展事業離不開跟官員打交道,或者在內地要有一定人脈,才有立足發展的機會;這跟香港只要守法經營、少靠關係也可發展的經營生態截然不同。政府除了鼓勵,還應該成立一個類近「後援會」的組織,支持青年人北上就業創業,比光靠「鼓勵」要實際得多。
青年只是人生一個階段,年事漸長,絕大部分人都會走入建制,跟激進和反抗告別,這是社會發展的「常態」,「青年問題」因此毋須特別擔心。只有當社會出了毛病,建制無法吸納青年人,甚至年長者都受青年影響而參與抗爭,這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