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ahn Brahm:黑暗終將過去 努力迎接光明

「這會過去」一句話,提醒我們盡力而為,即使在隧道裏也會看到盡頭的光明,帶來正面的動力。

阿姜布拉姆(Ajahn Brahmavamso梵宗法師)公開講座

日期:2020年3月13日晚上

地點:西澳佛學會法光市區中心禪堂

尊重不同立場消弭對立

反思一下,我們現在是以怎樣的心態來觀念看世界呢?

從平日新聞,我們知道自己不只是身在動盪的世代中,亦是在單方面接受負面消息。我們看事物,有時只注視到最差最壞的情況。慣性以負面角度爭執和表達意見的話,思維便不夠開闊了。知識層面狹窄,便會忽略新的角度。

2015年世界電腦會議(WCC)在南韓大田舉行,我獲邀擔任開幕禮第二位致辭嘉賓。其他主講者有電腦科創代表及澳洲官員。與會者是業界著名的CEO(行政總裁),出席動機大多是為了賺錢而去吸收新知識。我出席則為了弘法。他們好奇為什麼我會出席,難道這個出家人開創了電腦公司?我自知頂多是個願意創新的人,最多兼任BSWA和BIF的CEM(西澳佛學會、覺智國際基金會Chief Executive Monk行政總僧)哈哈。很興幸,在場聽眾有所啟發。

為示範如何創新,在台上,我簡述自己坐禪修觀的體會。我舉起玻璃儲水瓶問:「大家知道這是什麼嗎?」

在場精英雲集,踴躍高呼答案:水瓶、水半滿、上窄下闊的圓柱體等。五分鐘左右,與會者差不多用盡了各式各樣的辭句。我便回應:「各位描述得很精細啊。但以上都是我們的舊有知識。用盡了已學的詞彙之後,只當我們寂靜下來,才會看到從未留意的事情以及在現有文字概念以外的新事物──這叫做『創新』。」即使是一樽玻璃儲水瓶,你可想過用它來按壓麵粉嗎?

有問題時,我們可能慣性查書或回想過去。但是,一切在變化,包括時間、病毒、人民和各地政府。既有的解決方案是否在回應現況?其實我們的心思可以更開闊,了解各人的角度,便不用困在爭辯之中。

佛教有「盲人摸象」的故事。今日,我倒想幽默地略說「七頭失明大象摸人」的故事。那七頭大象失明,從未見過人,在爭執什麼是人類。接觸過人後,大象都同意人類是平的,哈哈,因為大象用腳踏扁了人。不好意思,我說笑而已。

回顧「盲人摸象」的經典故事,古時七位盲者接觸大象後,憑個人看法彼此爭論不休。有時,個人角度有限,我們為何不綜合大家意見,彼此尊重?是的,我們會指控他人的動機不正,有時感到有人與自己對着幹。但當你主動聆聽、尊重,事情有機會改變的。

佛教徒「禮佛」,形態向佛像頂禮,目的是向其象徵的「德行、心安、慈悲」禮敬。我們並非別人所說在拜神或拜塑像。

對立是很容易的,宗教之間時有發生。與其爭論,不如嘗試一起表達內心的疑問,了解彼此信仰的核心。自讚毀他意義不大。我自己知道,思想狹隘是危險的。身為佛教的出家人,我嘗試和不同理念或信仰的人對話,如此是會領悟很廣闊的人生智慧。

有次,我在西澳大學為一場宗教師會議而演講。在當年學術對談中,主講者有已故天主教好友Placid Spearnitt院長(來自本篤會新紐西亞修院)。他常常說:「人人都在追尋天主,這是我的信仰。」當日,學界著名的耶穌會士Frank Brennan神父問我:「佛教對天主有什麼看法呢?」

我回答:「承接院長的話,我相信人人都在尋找尊重。大家不應貶低任何人。無論新移民、有自閉傾向的人乃至爭取性別平權的人士,尚受到主流社會和宗教貶斥,他們都想受到大眾尊重和欣賞,同時他們亦可以尊重他人。要求他人尊重,但自己動輒強悍責罵,是很難受人尊重的。」

「當立場不同的人真誠表達關心、明白對方背後的想法,那不是很美妙嗎?能給予和接受,能愛人和被愛,不是很美妙嗎?」

「別人會說,出家人不結婚,你為何會談情說愛?在我而言,出家人的「愛」是敞開心扉,服務大眾。這是「慈愛」不是世俗的愛。」

無論相識與否,各位香港朋友,我向你敞開心扉,真誠關心你。願你健康幸福。任何大小問題,都有日解決、有日過去。

與其爭論,不如嘗試一起表達內心的疑問,了解彼此信仰的核心。(《溫暖人間》圖片)
與其爭論,不如嘗試一起表達內心的疑問,了解彼此信仰的核心。(《溫暖人間》圖片)

這會過去

從前,一位老國皇駕崩。儲君年少登基,但未懂治理國家。順境時,新國皇只求娛樂。經濟環境一轉差,他感到挫敗失落,終日藏身在寢室裏鬱鬱寡歡。眾大臣想了一個好辦法進諫,為陛下獻上金戒指,上面刻着四字「這會過去」(This too will pass.)。眾大臣懇請陛下隨處戴着,記得順境逆境都會有日過去。新國皇由衷記得箇中意思,明白到健康、繁榮安定並非理所當然。就此,他比以前更用心治理國家。

香港繁榮多年時,你可以記起這戒指上的句子,順境會過去的。如果你已婚、有伴侶,請記得與你偕同的人不會永遠單方面對自己好。認知道「沒有理所當然」,關係就會更容易長久。當問題出現,你亦不用意志消沉。冠狀病毒會過去,哈哈,我亦會過去。

「這會過去」一句話,提醒我們盡力而為,即使在隧道裏也會看到盡頭的光明,帶來正面的動力。

回到宗教對話一幕,我說:「承接Placid院長所說,大家在找什麼?」

「是和平?健康?實現理想?滿足感?我們不但要為自己,同時要為世界,令世界成為美好的地方,留給下一代可以茁壯成長。」

「請列出你正在追尋的東西吧。」

「愛與被愛,關心與接受他人關心,知道如何送上平安,為改善世界而服務,通通都是大家共同所求,亦是佛教徒、回教徒、無信仰、無神論、不可知論者,工黨或自由派的意願。如果天主是人人所追尋的,天主不就是關愛、平安、滿足感、尊重和友誼嗎?我認為,這是佛教對天主的看法,箇中內涵是容易禮敬的。你在禮敬和平、友善、寬恕、慈愛嗎?和平、友善、寬恕、慈愛,都是可以由內心散發至四周的氛圍,帶來美好的世界。」

當兩人持不同的看法,連話都不想跟對方說,卻是互相指責,那不是解決辦法。在政治或宗教上,單是指責他人,心量只是很狹窄。關注人性美善的共同點,是超越對立障礙的小小方法。你能超越對立、真誠對談,是十分美好的。人生最難得是超越人與人之間的阻隔。身體障礙不是障礙,當你深入了解,你就會知道身體障礙有很強大的能力。與其否定人、拒絕人,不如看到大家的人性,讓大家都受到接納!排斥窮人、其他人、物種、宗教或性別,即是動盪的開始。逐漸,我們會看到動盪的起因,源自於對立排斥。

世上發生的事情都有其意義——我們可以從中學習成長,為新的一刻做得更好。

感謝大家聆聽。

阿姜布拉姆講座輯錄「安於動盪」二之二

本系列文章:

Ajahn Brahm:動盪其實是生命一部分

原刊於《溫暖人間》,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法師簡介:

Ajahn Brahm avamso梵宗法師(簡稱Ajahn Brahm,音譯阿姜布拉姆),俗名Peter Betts,1951年出生,出身自英國倫敦一個工人階級的家庭,1960年代末獲獎學金修讀劍橋大學理論物理;18歲在劍橋大學佛學會初接觸佛教禪修,1974年赴泰國出家受具足戒;1975年1月依止森林傳承大德 阿姜查——覺智禪師(Ajahn Chah Bodhiñāṇa),親聆教誨九年。

1983年,法師受恩師阿姜查派遣到澳洲柏斯弘法至今。現時,法師主要擔任澳洲覺智寺住持,以及西澳佛學會導師,定期為大眾開示,帶領禪修並研習早期經教。

法師為人慈悲,積極為社會各界開示,以幽默、親切見稱。自2011年始,法師每年受邀到港帶領短期禪營及開示。2020年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響、場地關閉,法師身在澳洲應覺智國際基金會所邀為香港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