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全球各國正在制定立法「歐盟通用資料保護規則」(GDPR),銀行業界已經就數字身份(Digital Identity)的安全及責任問題進行管理,創建更廣泛平台的商業模式,幫助金融產品及服務擴展範圍,與客戶保持緊密接觸。筆者認為,各種金融變革不斷加劇,催化開放式銀行業(Open Banking)模式的快速演變,當中數字身份技術及應用都是未來金融業界可見的科技趨勢,遂成為消費者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據筆者了解,美國銀行控股公司Capital One成功構建了數字身份平台,首次推出用於數字識別的「應用程式介面(API)」,但它並非唯一使用API幫助保護在綫客戶的銀行,因為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早於2016年便正式啟動開放API項目,更為美國開發商提供四種API,用於付款、客戶、信用卡和帳戶領域應用,當中包括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另外,美國數字銀行Confyrm亦已經採用全球性身份驗證方法,同時與Capital One展開合作,通過技術等資源整合利用,研發出不同類型的優先解決方案,使覆蓋服務範圍不止金融界,更能包括政府及零售商,讓每家公司都能使用數字身份來幫助減少欺詐行為、隱私風險等威脅。
網絡罪行頻生 窒礙數字身份發展
然而,去年有研究報告調查顯示,有47%的金融機構因為網絡犯罪、洗黑錢及其他財務瀆職行為,繼而遭受1.4萬億美元損失。故筆者認為,在金融商業市場實現準確及安全識別個人身份的數字身份渠道非常重要,細緻來看也能幫助銀行迅速改變傳統業務職能,包括貸款、信貸額度、全球匯款等等。
而筆者就目前數字身份發展進程來看,由於點對點貸款迅速冒起,令我們利用手機就能夠簡易、方便、快捷地申請貸款,這帶動了移動交易成為數字金融服務的主要推動力。另有市場調查指,過去一年針對移動金融服務公司的網絡攻擊增長了60%,其中欺詐性移動帳戶登錄嘗試更急增200%。無可否認,網絡犯罪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數字身份順利發展,但幸運的是當今科技產業巨頭GAFA(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都持續開發API等移動及在綫交易系統,而且不斷設定基準,以完善做到符合消費者最大期望。
據市場傳聞,Amazon正在開發免費的網上銀行帳戶,Apple Pay於2020年預期擁有超過2億用戶,中國方面則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已是全球最大的支付平台,這些情況都赤裸裸地說明傳統金融機構要依賴數字身份去迎接其他外來競爭者的挑戰。最後筆者重申,科技金融的影響性屬於全球性,大量跨地域金融交易勢在必行,而我們能做的,就是讓數字世界更多機會,更少風險。
原刊於iMoney,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