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元老學者如何看大選後的台灣?

台灣大選已告落幕一周,蔡英文上台後,台灣對未來有何展望?本社總結多位政壇元老和學者的見解,以饗讀者。
台灣大選已告落幕一周,蔡英文上台後,台灣對未來有何展望?本社總結多位政壇元老和學者的見解,以饗讀者。
 
整理:谷理揚
 

前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賴怡忠

 
今次大選蔡英文擊敗朱立倫,他們之間的差距雖然在300萬左右,但是不是代表政治板塊中有大變化,這點是要再觀察的。因為在這次大選,投票率低,只有六成六,蔡英文的勝利中,藍軍陣營很可能有很多人沒出來投票。
 
國會方面,新的政治素人出現,時代力量成為國會第三大黨。這些政治素人帶動情況,令過去國民黨主導國會政治生態的時代不同了。時代力量在選舉前十天,蔡英文要集票,因此他們最後的得票與先前預測的票數在選後有明顯落差,對民進黨及時代力量的合作關係來說,是種下了以後要磨合的因子。時代力量失望之餘, 它們如何看兩者的關係是今後要再觀察的。
 
此外,時代力量在國會對法案議題的方式,是對政黨協商、認同?還是要帶來改變?會否繼續認為不公開不透明是黑箱?另外,不要政黨協商的話,一大一中兩小的國會格局,小黨要影響法案是沒空間的,民進黨在國會席次單獨過半,有穩定多數,這關係會如何處理呢?政治協商制度是要演變的,從而影響未來四年黨與黨在法案協商中的磨合。時代力量對法案的堅持,特別是對兩岸議題,他們對民進黨是有期望的,但實際有差異,兩黨關係有何演變,是可觀察的。
 
兩岸議題方面,蔡英文沒有承認九二共識,也沒否認,指是「選項之一」。由2000年時認定不存在,後來不批評九二共識,今天說是選項之一,可看到民進黨對議題態度的內部變化。這會影響兩岸關係,不會跟九二共識承認與否有直接關係,但是會衝擊兩岸關係。南海議題上,目前跡象顯示,三月海牙國際法庭對菲律賓的投訴會有有判決,蔡英文說會堅持對南海主權,但也會遵守國際法,這在上任前可能會出現影響氣氛的問題。
 
博鰲論壇是中國主導的國際論壇,在今年三月舉行,處理方式是怎樣,兩岸互動關係如何,是可觀察的。另外,中共對香港立法會及特首選舉的態度,對香港的言論,台灣民進黨是會高度關注的,它處理的方式如何展示台灣的姿態,也是可留意的。
 
前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賴怡忠(灼見名家圖片)
前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賴怡忠(灼見名家圖片)

 

文化大學中山與大陸研究所長趙建民

 
我感覺到這次選舉後,在兩岸關係及國際外交上,是沒什麼人真正高興。美國緊張,大陸亦必會調整政策。而新政府在處理經濟發展、社會公正的問題上,也是跟兩岸議題息息相關 。民進黨看起來很關注公正議題,但它至少讓大家覺得它在經濟方面不是很擅長,但台灣經濟發展一定不會跟中國經濟發展沒有關係。社會不公的問題與全球化有關係,但民進黨卻把這放到在兩岸關係的頭上來。今年總統大選,藍軍大敗,這跟台灣經濟發展不好有很大關係,關鍵問題是中國的經濟水平在全球經濟來說造成一個新的侵害。民進黨開出來藥方不但不能治好,反加大了這個病情,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不再跟台灣的經濟發展一樣。假如新政府還要保持跟中國大陸的經濟距離,那就不是解決台灣目前的經濟問題,而是擴大台灣的經濟問題,這是對新政府的大挑戰。
 
第二,在兩岸政策部份,蔡英文能當選,目前為止原因是兩個,一是打擦邊球,二是模糊政策,這讓人家覺得她好像能處理一些問題。她在昨天記者會上提出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說法,讓人覺得中華民國可以跟過去的一中各表可以發生一些連結,但其實不是連結,是想像。她說的中華民國應起自1996年,跟過去兩岸關係有連結的一中各表沒關連,這是要讓人創造一中各表的想像,這在台灣可以得到某部份選票效果。她提出的維持現狀論,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說她有能力維持馬英九政府的維持現狀,卻又完全不同意馬英九的政策,又像是創造另外的想像;第二個是,她好像並不是要維持現狀,而是要改變現狀;第三,在九二共識的問題上,她說承認九二會談,這都是創造想像,讓人覺得她有能力維持兩岸和平,但實際上跟北京的差距應該非常不同。因此兩岸應會出現新常態,過去是經常性協議,未來是沒有協商。未來不是協不協商的問題,是如何讓他去跟你協商的問題了,台灣在這方面要做好準備,以前中國大陸對台灣是進行和平的經濟政策, 未來恐是台灣要隨時面對中國大陸的壓力。
 
第三,時代力量成為第三大黨,這年輕的台獨力量,恐會跟大陸的民族主義有很大的對抗,新政府應會非常苦惱。
 
第四,在經濟政策方面,台灣要面對中國大陸紅色產業興起的問題,更大問題是紅色跨國企業的興起,在全球化時代包圍台灣。面對紅色產業、紅色跨國企業興起,台灣可以如何解決問題呢?這是今後需要面對的。
 
文化大學中山與大陸研究所長趙建民(灼見名家圖片)
文化大學中山與大陸研究所長趙建民(灼見名家圖片)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