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計滅滿清

──國家英才陡然降叛

洪承疇(1593 – 1665)是明末清初的大漢奸,也是建立清朝的大功臣。幾百年來已成定論,但很少人留意到滿州人的覆滅,早在洪承疇的計算中。

有人曾提出:名著《紅樓夢》寫於清代,也是說清代的故事,為什麼電影和電視劇,他們總是穿明代的裝束呢?一時間無人懂得答。原來,這是因為洪承疇決定的緣故。

明末清軍如狂風掃落葉,定鼎京師,靠的是吳三桂等降將。其實他們不過是馬前卒,貢獻不及背後的獻謀策劃,訂下建國方略者,此人正是洪承疇。

幼年聰穎  鄰里知名

洪承疇(1593 – 1665)是明末清初的大漢奸,也是建立清朝的大功臣。幾百年來已成定論,但很少人留意到滿州人的覆滅,早在洪承疇的計算中。他享盡兩朝的功名富貴,但半生孤獨,為周遭親朋戚友鄙棄,他傾吐無門,內心苦悶鬱鬱而終。

洪承疇福建泉州人。幼年家教已涉及詩書。有這樣的傳聞:洪承疇聰明睿智聞於鄰里,卻要幫補家計賣豆腐乾。閒中能替師塾學生的小友解答老師洪啟胤的難題。

相傳老師知道後,特意見見這位天才兒童。出了一道上聯考他。老師指着書桌上的墨硯說:「硯台長長,能賦詩文百篇」。洪承疇眼前是豆腐乾,應道:「豆腐方方,猶似玉印一章」。洪老師聽後,引為奇才,跑去見洪承疇的母親,說願意收他為徒,免費教導。

自始洪承疇跟隨老師,傾力向學。博覽《史記》、《三國志》、《資治通鑑》、《孫子兵法》等書籍。尤其對政治軍事卷軸,更愛不釋手。洪啟胤見他年紀輕輕,專愛讀治國平天下的書,知道他志氣不凡,一定有龍躍在淵的一日,甚為高興。洪承疇15、16歲時,寫的文章氣勢磅礡,忍不住對他下了「家駒千里,國石萬鈞」的評語,譽之為國家棟樑,顯揚家聲的人物。洪承疇跟隨老師讀了幾年書,再到大城市泉州求學,23歲時赴省參加鄉試,中舉人,萬曆四十四年中進士,是個典型讀書文人。

戰功彪炳 國家棟樑

明末政治腐敗,民不聊生,逼得流寇四起。朝廷急於剿滅,但成效不大。洪承疇參政後負責鎮壓流民 。他治軍有術,指揮有方。素以精明幹練、智略過人著稱。從軍時又不辭鞍馬勞頓,親臨前線,督率部下圍剿及擊垮多股流寇。在他督促指揮下,明軍獲得潼關大捷 。斬高迎祥及其部下5萬餘眾,又數次擊潰巨寇張獻忠、李自成。在官兵巨大壓力下,張獻忠詐降,李自成率十數騎逃竄大山藏匿。此時明末流寇火燄被壓下去,難成氣候。這時文人洪承疇想不到變了軍事奇才,而官運亦步步高升。先後任巡撫、總督,領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銜。總督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四川五省軍務。斯時洪承疇聲名大噪,成為國家棟樑。

後來民間真的無以為食,流寇再起。1638年名將孫承宗敗亡,盧象升戰死,北京城戒嚴。朝廷無善戰之將,急忙將洪承疇調來北京。1639年洪承疇被任命為薊遼總督,防衛京城。遂率領陝西巡撫孫傳庭麾下數萬陝軍,與山海關總兵馬科,寧遠統帥吳三桂兩鎮合兵,監視清軍動向,逼使清軍主力退回關外。

崇禎十一年(1638年),清兵第四次入長城。孫承宗率領全家子孫拒守。最後孫承宗被俘,投繯而死。(Wikipedia Commons)
崇禎十一年(1638年),清兵第四次入長城。孫承宗率領全家子孫拒守。最後孫承宗被俘,投繯而死。(Wikipedia Commons)

兵敗被俘 困守危城

1641年初,朝廷為解遼東危局,意欲速戰。特命宣府、大同、密雲、薊州、玉田、山海關、寧遠、八鎮總兵率13萬人馬盡歸洪承疇節制,共伐東北大患女真皇太極。此時,皇太極正集結重兵圍困錦州。錦州總兵原是袁崇煥部下的祖大壽力戰不支,頻頻向洪告急。

洪承疇聞警急領八鎮精兵支援錦州。豈知崇禎急不可耐,想早得勝利解除危機。與兵部尚書陳新甲連連催促洪承疇主動出擊。這時監軍更發揮領導高見與威嚴,屢屢作梗。恰遇上糧草被清軍所劫,軍心動搖。各將領見形勢不利,大同總兵最先率部乘夜逃走。馬科、吳三桂也率本鎮人馬奔逃。造成軍心散渙,兵敗如山倒。十餘萬精銳人馬在女真兵的追擊下,潰不成軍。洪承疇只得領萬餘殘兵困守松山。

此時明軍無糧無餉,更無外援。洪承疇被困在孤城內長達半年。明軍缺乏衣食軍械,彈藥亦難以為繼,已呈坐以待斃之勢。及後,叛將引清軍來攻,裏應外合。總督洪承疇、巡撫丘民仰被俘,總兵被亂兵所殺。松山淪陷後,鎮守錦州大將祖大壽力竭,亦被逼獻城投降。

彈盡糧絕 失節投降

洪承疇是大明重臣,在當時極有名氣,皇太極早便如雷貫耳,他亦早早招攬不少明臣叛變幫助他打天下,此番俘虜得洪承疇,更務求要他歸順。皇太極命滿漢大臣輪番勸說,要洪承疇歸降女真,可惜軟硬兼施。洪不為所動,一口拒絕。女真將領怒極,曾當場拔刀威脅要殺他,洪承疇臉無懼色,引頸就戮。

史載,洪承疇被關在大廟時裏,他赤腳披散髮,不吃不喝,整日怒罵不休。洪承疇絕食數日,以實際行動拒絕歸降。皇太極如此低聲下氣招降,除了認為洪是難得人才之外,也出於利用洪承疇的威望與號召力拉攏中原人心,以圖大業。

但不久事情卻有戲劇性的發展,相傳降臣范文程勸降時,突然屋樑有灰塵簌簌落下,沾污洪承疇之衣。洪即着意揩拭。范文程回報皇太極,說洪承疇對衣飾亦如此珍惜,豈不會珍惜生命?皇太極知道洪未必想死,於是向部下提出,如能令洪承疇投降者有重賞。不久,皇太極親會洪,見他衣衫單薄,解下身上貂裘披在他身上,洪承疇當時極為感動,凝視皇太極一會,說:「真天下英主也。」於是叩拜投誠。

皇太極在瀋陽稱帝,建立清朝。又改女真族名為滿族,定滿語為國語。仿漢制(重用漢人范文程),立百官。(Wikipedia Commons)
皇太極在瀋陽稱帝,建立清朝。又改女真族名為滿族,定滿語為國語。仿漢制(重用漢人范文程),立百官。(Wikipedia Commons)

降清之說 千古疑案

但民間歷久傳說不衰,更精采旖旎,是皇太極群妃之一的艷姬莊妃主動提出勸降。傳說莊妃、即後來的孝莊皇太后,當時貌美傾城,艷壓群芳。在洪承疇走頭無路之時,對洪溫香軟語,細析當前天下大勢,獻身勸降。風雲之後,洪承疇在美人之前低頭,改變捨身為國捐軀初衷,歸附皇太極。是否如此,已成幾百年來疑案。

其實孝莊皇太后,絕非徒有美色這樣簡單。她有使男士不能抗拒的魔力,能令權傾一時、皇太極繼承者多爾袞對自己言聽計從,能令自已親兒順治承大統,成清朝開國之君,打下清室近300年基業。莊妃個人之得失成就,堪另章專述。

說洪承疇(上)

楊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