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驅動經濟發展,帶來無窮機遇。2018互聯網經濟峰會的「商業突破」商會論壇環節,香港中華總商會為籌辦機構之一,旨在協助商界更了解香港及世界各地電子商貿的最新發展及成功的營商模式。
電子商貿帶動變革
電子商貿興起迎來種種變遷,對大小企業而言,這股浪潮既是挑戰,亦藏機遇。亞馬遜AWS大中華區生態系統及合作夥伴部總經理葉偉倫表示,全球零售銷售將於2020年底達27萬億美元的規模,電商銷售增長速度為整體零售的兩倍。他指出,傳統零售產業鏈為線性,透明度低,近年電商出現使情況轉變,客戶體驗反饋變得重要。電商容許品牌更為個人,過去5至10年有相當多新品牌出現。他續指,目前已有不少公司利用其互動系統Alexa,配合物聯網技術推出產品實現新互動。一般用家亦可像電影《鐵甲奇俠》那樣控制家居裝置。至於亞馬遜提供的雲計算平台,今年內亦會在香港開通數據中心。
在家電經營領域上,德國寶(香港)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嘉賢認為,現時企業在市場營銷、產品管理都必須具有電子思維。她分享自身經驗時提到,其家族生意近年開始結合線上線下模式,她認為業務不適合百分百線上,因為線下可作為宣傳窗口,至於線上業務,可做到線下沒法做到的「7 x 24」售後服務、資料查詢等,線上線下結合方能相得益彰。
運用大數據及網紅促進營銷
電子商貿運用得宜,可協助商家突圍而出。怡和飲食集團區域資訊科技及數碼董事黎柏豪表示,旗下薄餅餐廳自從2015年推出全新手機平台,app便取代過往的會員卡功能;2016年後,公司把整個系統放於雲端,愈來愈多人利用手機訂購,逐漸取代電話與電腦訂購,目前會員中高達72%使用app下單。黎柏豪留意到太多宣傳訊息容易引起消費者反感,因此公司更多使用大數據作針對性推廣,例如遇上惡劣天氣的日子加推優惠予家庭主婦及白領,當天生意增長7%,成效顯著。
「網紅」與「紅人電商」有機整合,內地稱之為「電商3.0」時代。小主在線聯合創始人李向宸表示,商戶可把自己的產品跟服務更直接的呈現予用戶與潛在用戶,加快辨識轉化周期。小主在線除了為企業提供「紅人」的線上線下傳播,甚至亦為企業打造切合品牌特性的「紅人」。他解釋,策略的優點在於有助提高追隨者的忠誠度,經常性使用該品牌的產品,企業生意自然源源不斷。
嶄新科技 促進轉型
人工智能在生活扮演的角色愈見吃重,平安科技首席執行官陳立明表示,平安科技有逾2萬研發人員,一直致力研發人工智能。他相信,人工智能運用得宜將可大大改善生活,並以人臉、聲紋等識別技術為例,平安科技的技術已應用在眾多集團,覆蓋金融、醫療、生活服務、保安等領域。微表情技術更可抓取客戶微小表情變化,智能判斷並提示欺詐風險。
至於在家居影視娛樂方面,近年的收看模式逐漸變化,使傳統公司亦必須數碼轉型。電視廣播執行董事及總經理鄭善強認為,成功的數碼轉型涉及許多看似司空見慣的原則,然而這些「常識」卻原來是事後孔明,開始時往往乏人明察。目前用戶逾580萬的myTV SUPER是全港最大的OTT平台,鄭善強回想當初TVB與時並進步入OTT年代,還須平衡顧客及廣告商各自需求。他發現,老生常談的「尊重顧客」,具體來說就是透過大量內容、高效串流等配合用戶習慣,同時也恰如其份地加入廣告以顧及廣告商。
企業借助創科持續發展
興迅集團創辦人兼董事總經理張益麟認為,企業在資訊時代應有決心在思維上改變,繼而付諸行動改革,利用創新技術把業務帶上更上層樓。他提到,透過互聯網與資訊科技,讓企業有渠道得知顧客的喜好,繼而投其所好生產適合的服務。他認為企業必須思考如何顛覆過往的生意手法,今後走向將以顧客作為中心點,考慮其需要並利用新技術生產,例如在工業4.0便鼓勵智慧式生產、AI、機械人技術等,為業務帶來提升。
即使如床上用品這些傳統行業,近年亦銳意革新。盛諾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張棟表示公司旗下床上用品透過新材料、新技術,開發諸如第二代太空棉等新產品,而企業亦依據人體工學開發新產品。他希望床褥未來可以好像智能手機一樣,大家不只因為舊了,而是為了更佳的睡眠質素而提升更換。
在公共事業方面,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商務總監楊美珍表示,集體運輸與個人化似乎相悖,但港鐵透過流動技術,希望為乘客提供更個人化的資訊與協助。她提到,多年前曾研究使用SMS通知乘客行車事故消息,但礙於成本太高,亦沒法同時通知大量乘客術,希望為乘客提供更個人化的資訊與協助。她提到,多年前曾研究使用SMS通知乘客行車事故消息,但礙於成本太高,亦沒法同時通知大量乘客而作罷。後來流動技術改善,構想才得以實現。現時乘客還可更進一步,篩選所需資訊,例如只通知特定路線的事故,更為貼心。
原刊於香港中華總商會月刊《商薈》2018年6月號,本社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