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佳夫婦:最終希望孩子能夠堅強走進主流

經驗學習如此重要,趙氏伉儷早前在報章上的文章,不斷提出:究竟學校有沒有機會有這樣的經驗學習,有沒有資源可以支持?

對於休學年,何美儀坦言一開始沒有太多的想法,只是認為體驗式學習對小朋友重要,惟學校普遍無法提供。

體驗式學習 彌補學校不足

「一開始,這六名學生的自理能力不高,例如不給他八達通,只給一筆金錢,要他們安排一整天的活動的支出,就有一定困難。」何美儀說。在這一年,她希望訓練孩子們的自理能力、解難能力、對社區的認識、對自己負責任、團體合作。何美儀其中一個要求,是學生要乘坐全香港所有的交通工具,如輕鐵、天星小輪等。

她憶述,第一次活動相約在灣仔地鐵站等,家長來自五湖四海,有些從來沒有讓小朋友自己乘坐交通工具,家長也十分擔心,「但其實也是家長要學習的階段,至少讓孩子學習如何在香港本地保護自己。」結果,一些簡單的任務,就把孩子的問題全部浮現出來。這批學生以前出外活動,一是由父母帶路,一是用手機Google Map,現在卻要問人。導師見證他們由不懂問問題、不懂找地圖確認,到慢慢成熟起來,當中當然有不少「烏龍」,例如相約奧海城站結果去了欣澳;相約大學站最後去了香港大學站。

趙永佳說:「這反映小朋友被過度照顧、太受保護。學校即使有全方位學習,但一年只做一兩次,成效不彰。即使大學生也是一樣,教一次不足夠,要教到他們明白為止。」幾次活動下來,已經看得出改變,現在學懂了如何搭車、計算時間、如何最從容地去到目的地。過程中導師沒有給予答案,而是要求他們自己討論出來。

《休學年 優學路》一書封面
《休學年 優學路》一書封面

「先忘記,再學習」

趙永佳笑着「戴頭盔」:「我們不是對香港教育制度或者學校有很大不滿,但見到同學的不足,會想是否學校的問題?或者以前老師的問題?讀社會學的都知道:不是你的錯,不是我的錯,是社會的錯。」他續道:「學校為什麼做不到,是因為戶外活動要規定『一對十』,但根本沒有足夠人手。種種的現實限制,有時未必與學校有關。在主流就是這樣,一是走出來,一是令自己足夠硬淨(tough enough)走進主流。」

生命導師何潔瑩不是學校老師,不清楚主流的教學環境,但好奇學生在課堂上是學習什麼,緣於其中一次任務。何美儀憶述,導師其中一次任務是要學生計劃五天的長洲之旅,目的是尋找當地隱世美食(不要出名的,又覺得值得介紹的),結果大家都沉默了近半小時,因為沒有人知道應該如何做。導師遂發覺學生根本不懂做專題研習,即使學校有類似練習,但學生太慣於取筆記,工作方式太公式化,缺乏主動意識。最後在導師引導下,由學懂看地圖到規劃行程,花了整個星期的時間去規劃,過程讓孩子反省自己是如何學習的。「結論是:要unlearn。」何美儀總結道。

年輕人如何感受自己,如何看待與身邊人的關係,至為重要。何美儀憶述:「我起初接觸這批小朋友的時候,他們相當自我,總是在想自己,因此會有不同的吵架,『為什麼不可以?我在家裏也是這樣』,等於有六個小朋友在家裏,必要會吵架,但正正因為如此,讓他們學習如何與別人相處。」導師每次活動完結後均會問:你看到每一個人今天值得讚賞的地方嗎?何美儀認為欣賞自己、欣賞別人,是十分基本的品格,在生活中活出這樣的價值教育,為何現今的孩子普遍缺乏?趙永佳答道:「缺乏生活情景,在班房裏能夠做到的只是服從,在學校吵架,只是不斷的鎮壓『收聲』,久而久之,就不會成為一個自己思考的小朋友。」他們強調相信多元智能,每個年輕人都有自己「叻」的地方。

一年過去,六個小朋友最後順利升學。小兒子升讀一所英文中學,趙氏伉儷也沒有刻意告訴別人他曾經休學,老師對他的評價是成熟、淡定、自信心強,尤其是小組合作時,既能發揮領袖角色,又懂得照顧別人。公開說話的恐懼,也得以克服。10月的中學開放日,小兒子擔任司儀應付自如,趙永佳形容是最難忘的經歷,看着兒子過往會喊,但那一刻可以在數百人面前踏台板、準備說話,更懂得「執生」,協助另一位女司儀,看得出很大的轉變。導師也沒有想過他可以有這麼大的跨越。

繪畫自己心中的「優學體驗年」
繪畫自己心中的「優學體驗年」

重來一次休學年?

趙永佳夫婦把兒子休學一年的經歷放上Facebook,不少家長留言,覺得有需要為子女安排一年休學。何美儀說:「對我們而言不是生意、不是一個賺錢機器,加上要問,是否每個小朋友都有需要休學?有沒有導師去帶?六個孩子也不是什麼特別需要,只是希望休息一下,但有些是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的家長,就是另外一種,比例更加不可以那麼高,將會衍生出更加多的問題。」

經驗學習如此重要,趙氏伉儷早前在報章上的文章,不斷提出:究竟學校有沒有機會有這樣的經驗學習,有沒有資源可以支持?趙永佳認為,畢竟這樣走下去,發揮的影響力有限,始終認為要進入主流,「不只是要搞定自己個仔,而是有什麼可以帶回主流,在學校也可以做。」他指出:「小學計劃進入學校後,發覺教育現場有很多正能量,好多人想做一點事,但不知道如何打入學校,或者學校有什麼空間。要作出改變,是整個學校的層面地接洽和交涉,除了要校長配合,更要有一隊核心小組去開展更多工作。」暫時有七至八間學校主動接觸,希望作出改變,但均是校長的層面。「休學年最大問題,是家長的投入要很多,其實不少中產家長,只要我們轉介資源,我們不搞他們也能搞定。真正被困的是基層家庭,如何可以幫助到他們?這是為什麼我們走進主流,例如找教育局全方位學習組與其他NGO合作,把這些能量導入學校,作出改變。」

趙氏夫婦始終認為經驗學習要進入主流,「不只是要搞定自己個仔,而是有什麼可以帶回主流,在學校也可以做。」
趙氏夫婦始終認為經驗學習要進入主流,「不只是要搞定自己個仔,而是有什麼可以帶回主流,在學校也可以做。」

本系列文章

兒子休學一年的心路歷程──趙永佳、何美儀反思:教育是否該有更多選擇?

趙永佳夫婦:最終希望孩子能夠堅強走進主流

新書簡介

書名:休學年 優學路

作者:趙永佳、何美儀

出版社:天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5月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