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科院展現技術成果 冀成科研界「少林寺」

王明鑫希望應科院可以成為科研界的「少林寺」,不少員工離職後創業,或加入其他科企擔當要職。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昨與傳媒茶敘,表示憑藉「香港特區政府的大力支持,結合香港創科生態系統中其他持份者的共同力量,以及國家政策所帶來的新機遇」,將為本港的科技業界以至整體發展作出貢獻。應科院主席王明鑫與行政總裁周憲本介紹了該院的最新發展和前景,以及對未來本港創科發展的意見。首席科技總監楊美基博士則介紹了使用5G技術的海、陸、空應用方案;裸眼3D顯示技術、掌紋/掌紋混合生物信息認證技術,金融服務區塊鏈和網絡保安等技術。

技術以「落地」為主

王明鑫提及應科院過於去十年的成就,認為社會經濟情況,政府政策及跨境合作等對香港的整體創科發展關係密切。他認為,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的有利政策,加上大灣區發展和國家的其他國際發展策略,均帶來了難得的機遇。他說:「創新是推動香港長遠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其中一個重要元素。配合特區和中央政府的支持,並充分發揮香港的現有優勢,將可令香港在全球競爭中享有戰略優勢。」王明鑫並表示,特首對創科發展作出重大承諾,前所未有地在財政預算案中預留大量資源作出支援,以及推出有利吸引創科人才的政策,加上中央政府的新措施,將有效促進業界的發展。此外,他還講述了設於應科院內的全港首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該中心專注於集成電路方面的研發工作。

他又形容,希望應科院可以成為科研界的「少林寺」,不少員工離職後創業,或加入其他科企擔當要職。應科院在未來3年將致力發展金融科技及智慧城市技術,包括5G、人工智能(AI)和機械人技術等。

應科院行政總裁周憲本談及該院如何於科技,人才培育,資源和開發市場方面實踐社會使命,亦即透過應用科研提升香港在全球的競爭力。他續指,應科院以技術「落地」為主,讓業界可以應用。該院在過去10年,已申請逾700個專利。及後特別提到特區政府非常重視金融科技、智慧城市、醫療科技,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等,並透露:「應科院現正在這些範疇推行多項研發項目,還有更多的項目正在籌備中。」他更特別提出資訊和通訊技術(ICT)的重要性,講述應科院如何利用資訊及通訊技術幫助公、私營機構的發展:「對我們而言,ICT也代表智能,互聯和可靠,這亦是我們的三大工作目標。」他提到應科院於不同範疇的合作夥伴,例如金管局和銀行界、保險界、行業協會和商會、本地和外地的研發機構,其他工業和創科支援機構,好像香港科技園、數碼港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以及學術界等,他說:「我們與創科生態系統內的參與者合作,發揮各自的所長。因為要建設一個以創新為主導的經濟體系,須結集香港創科生態系統內的整體力量。」

周憲本談及該院如何於科技,人才培育,資源和開發市場方面實踐社會使命。(灼見名家圖片)
周憲本談及該院如何於科技,人才培育,資源和開發市場方面實踐社會使命。(灼見名家圖片)

應科院方首席科技總監楊美基指,未來數年會集中研發5G技術項目及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晶片,另外亦會與金融業界合作開發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網絡保安等。應科院主席王明鑫則指,相信資訊自由和完善法制仍是香港於大灣區內的優勢,希望應科院可成為培養香港創科人才的搖籃。他又指,應科院協助不同行業應用區塊鏈技術,不單止銀行,保險業、物流業及珠寶業也有應用中,又透露,現時有兩間保險初創公司應用區塊鏈技術,保險公司跟指定診所合作,可即時知道病人紀錄,好處在於縮短及簡化索償程序。

應科院目前與滙豐銀行、中銀香港和工商銀行(亞洲)亦展開合作研發計劃,如中銀跟應科院共同開發適用於物業估價的區塊鏈系統,以簡化整個物業估價程序,可減低營運成本。

應科院簡介

該院自2000年成立以來,已獲得逾750多項創新專利,完成了400多個研發項目,並將600多種技術轉移至不同行業。在過去三年,應科院進行了125項由創新科技基金資助的研發項目,並將185項技術轉移至各行業的合作夥伴。未來三年,應科院將致力發展金融科技及智慧城市技術的研發和商品化,其中包括:5G,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醫療科技,和專用集成電路。期望發揮科技的力量,配合大灣區發展,香港再工業化和國家的國際發展策略所帶來的機遇,對促進香港的發展和經濟增長,作出貢獻。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