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學──廣州、香港、澳門的足跡

1930年代,中國遭列強侵害,政府和知識分子提倡科教興國,中國的知識分子才開始攻讀科學,大學(包括廣州的嶺南大學)亦開始注重科學的教育與研究。

我年輕的時候,在廣州嶺南大學的香港附屬小學、澳門附屬中學和廣州嶺南大學本校唸書,受益非淺。本文介紹我在上述各校唸書的經驗,與讀者分享。

廣州私立嶺南大學石牌坊,圖攝於1927年。(Wikimedia Commons)
廣州私立嶺南大學石牌坊,圖攝於1927年。(Wikimedia Commons)

1936年中日戰爭爆發以前,筆者家在廣州。當時廣州有兩所著名的大學,亦即嶺南大學與中山大學。中日戰爭期間廣州被日軍佔領,嶺南大學關閉。日軍未達廣州的前一天,我的父母親決定搬家到香港。到香港居住以後,我在香港嶺南小學唸書,從二年級開始。

位於香港司徒拔道的嶺南小學於1922年建校。(Wikimedia Commons)
位於香港司徒拔道的嶺南小學於1922年建校。(Wikimedia Commons)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我家逃到日軍沒有佔領的澳門。我在澳門的嶺南初中唸書,1945年升讀高中一年級。當年日本被美國打敗,9月2日日本投降。嶺南大學和它的附屬中學在廣州恢復上課。我的家遷回廣州,我便繼續在廣州的嶺南大學附屬中學攻讀。1947年中學畢業後考進嶺南大學一年級,1948年赴美國留學,就讀康奈爾大學二年級。1951年拿到該校的學士學位,再進芝加哥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1955年畢業,在美國居留直到今天。

澳門嶺南中學前身為通志小學,創校於廣州西關,1927年增設初中,1939年遷校澳門。(澳門文化局)
澳門嶺南中學前身為通志小學,創校於廣州西關,1927年增設初中,1939年遷校澳門。(澳門文化局)

在嶺南唸書,不但得到知識,還得到其他的培訓。嶺南的教育包括「德,智,體,群」四方面,嶺南的同學注重道德。「嶺南精神」包括服務他人和服務社會。「體」的意思是注意健康。嶺南注重體育。每年舉辦全校的運動會,每一級也參加比賽,競爭十分激烈。「群」是服務人群。這是嶺南同學必須養成的習慣。嶺南同學必具有服務社會的精神。

1952年,中國政府決定把中國所有的私立大學關閉。國立的中山大學搬遷到當時廣州嶺南大學的康樂校園。今天康樂校園是中山大學的校園。

1986年,中國國務院授予筆者榮譽博士學位,由中山大學頒發。筆者先與當時中國教育部長何東昌請願,希望在中山大學的康樂校園重建嶺南大學。何部長同意,並說明我要得到中山大學李岳生校長的同意。在授予博士學位當天李校長晚宴的桌上,筆者徵求李校長的同意在康樂校園重建嶺南(大學)學院。經過兩年時間籌備,該(大學)學院在1988年成立。今天嶺南(大學)學院被認為是中國南方一所出色的學院。

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以經濟學為強勢學科。圖為學院內的博雅學院,建築前身為嶺南大學的迎賓樓(馬應彪招待所)。(Wikimedia Commons)
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以經濟學為強勢學科。圖為學院內的博雅學院,建築前身為嶺南大學的迎賓樓(馬應彪招待所)。(Wikimedia Commons)

1986年,摯友香港嶺南校董會主席利榮康博士來電話,邀請我到香港組織與主持一國際性的委員會,審查當時香港嶺南書院概況,作一報告說明該校學術水平,如何逐步改善以獲得香港政府承認升為大學,以得到香港政府資助。我答應後便赴香港停留一周,領導該委員會在嶺南書院調查。委員會的報告說明嶺南書院當時的學術水平,還需如何改善才能升格為大學。嶺南書院領導接受報告的建議,按照建議的內容改善嶺南書院的教育。數年後嶺南書院被香港政府批准升格為大學。1994年該校首次頒發榮譽博士學位。筆者是獲得博士學位的第一人。今天香港嶺南大學由鄭國漢校長領導。同學們不但獲得知識,還受到嶺南精神的培養。

1967年,嶺南校友在香港成立嶺南書院有限公司,開展復校計劃。創設首年,嶺南書院取錄了約100名新生入讀大學先修班、30人入讀一年級。圖攝於1976年。(Digital Commons@Lingnan)
1967年,嶺南校友在香港成立嶺南書院有限公司,開展復校計劃。創設首年,嶺南書院取錄了約100名新生入讀大學先修班、30人入讀一年級。圖攝於1976年。(Digital Commons@Lingnan)

中國具有可以自豪的歷史傳統,但是中國歷代的知識分子,沒有系統地發展科學。其中一個原因,是歷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努力唸書,希考進科舉當官以取得比較高的社會地位和酬報。1930年代,中國被列強侵害。中國政府和知識分子提倡科教興國,中國的知識分子才開始攻讀科學。中國的大學,包括廣州的嶺南大學,才開始注重科學的教育與研究。有不少良好的大學在中國建立,包括公立和私立的大學。建立在北京的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是著名的公立大學,建立在廣州的嶺南大學是一所著名的私立大學。

廣州康樂校園懷士堂(Swasey Hall),攝於嶺南大學時期。建築由美國天文儀器製造家華納和史懷士公司總裁捐款2.5萬美元於1915年動工建造。(Digital Commons@Lingnan)
廣州康樂校園懷士堂(Swasey Hall),攝於嶺南大學時期。建築由美國天文儀器製造家華納和史懷士公司總裁捐款2.5萬美元於1915年動工建造。(Digital Commons@Lingnan)

1978年以後,中國政府開始恢復中國歷年來施行的市場經濟,中國的各間大學經過數年關閉後也逐步恢復了。但是,中國政府沒有容許廣州的嶺南大學復校,只容許一所嶺南(大學)學院於1988年在康樂校園重新建立。

鄒至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