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及科技局於12月15日推出《香港智慧城市藍圖》(以下簡稱《藍圖》),倡議六大智慧城市發展範疇,即出行、生活、環境、市民、政府和經濟範疇,合共提出70多項跟進計劃。
政府早前在6月30日公布《香港發展智慧城市藍圖顧問硏究報告》(以下簡稱《顧問報告》),並計劃經過公眾諮詢之後,在2018年第三季才計劃推出《藍圖》。今次比原定時間提早九個月便推出《藍圖》,充分顯示創科局對發展智慧城市的決心。「空穴來風,事必有因」,創科局必然是經過深思熟慮才作出決定,筆者估計其中一個原因是預先向財政司提案,趕及把發展項目的經費納入即將出台的《2018年財政預算案》內,避免《藍圖》工程多等一年。
智慧城市發展是環球使命,世界各大城市都不惜大灑金錢,創建優質出行、生活、環境、市民、政府及經濟設施及其相關服務。例如,台灣巴士站設有實時巴士到站的信息屏;大陸是「無現金社會」,移動支付應用遍布各行各業;新加坡是全球第一個擁有無人駕駛的士的經濟體;「共享單車」在英國各地大行其道等都是智慧城市的成功典範。與他們相比之下,香港的發展步伐明顯落後。因此,筆者認為政府提早推出《藍圖》是明智之舉。
活《藍圖》 執行重管治
有網民擔心政府「開快車」難免會影響《藍圖》的質素,筆者卻不以為然。實際上《藍圖》是勾劃政府未來五年香港智慧城市發展的戰略計劃(Strategic Plan)。根據商業管理學理論,企業戰略計劃是一份「活」的文檔(living document),企業一般會定期(例如每年)審視,並作出適當的調整及改良。因此,楊偉雄局長指出這是一份「活」《藍圖》,亦是同出一轍。當計劃起動後,政府可因應工程進度而適時加入新項目。
有效落實《藍圖》所規劃的六大範疇牽涉政府内部跨部門協作,例如在智慧出行方面,推行電子支付泊車「咪錶」需要創科局提供科技支援、運房局安排「咪錶」的分布及安裝、庫房處理支付、保安局檢控違例泊車者等工作。可是政府部門與部門之間經常各有各忙,容易釀成部門之間各自為政的不健康現象,影響智慧城市的發展。有見及此,《藍圖》指出政府在「管治」(governance)上採用三層架構,鋭意於内部拆牆鬆綁。管理層的頂部是「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由行政長官親自帶領各決策局局長,針對《藍圖》發展項目的需求,打破部門之間的壁壘。策劃層由創科局統籌各政策局,制定《藍圖》及智慧城市發展的項目。在執行層面成立「智慧城市辦公室」,以創科局為首,「協調政府各部門和公營機構的智慧城市項目,並監督項目的進度及成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藍圖》在描上述各項目時,均標注有執行時間,而眾所周知有效的時間管理是成功項目「管治」的關鍵。不過美中不足的是除了時間管理之外,《藍圖》缺乏其他量化成效指標(KPI)(例如電子支付泊車「咪錶」的使用率)。
智慧城市發展之一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