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研究院(Credit Suisse Research Institute)上月公布2017年度《全球財富報告》(Global Wealth Report2017),以財富計算,香港的堅尼系數為0.851(0為絕對平均,而1為絕對不平均),在發達經濟體中居第二位,較美國的0.861低0.01,但較區內的主要對手新加坡的0.74高出0.11。
美國的貧富懸殊問題有其歷史和經濟因素,例如種族工資差距、低技術行業的工資增長緩慢、科技產業急速冒起令美國社會產生超級富豪等。加上美國政府債務纏身,難以在財富再分配的政策上做太大動作,所以,即使貧富懸殊已存在一段長時間,亦無力解決。
林鄭在政綱中不斷強調推動經濟發展,又在首份施政報告提出「首置」和將「綠置居」和「白居二」恒常化,希望重建置業階梯。但高經濟增長及增加市民的置業率,是否真的能夠令香港貧富差距減少,值得我們深思。
收窄貧富差距 非不可能任務
在曾蔭權時代,他相信滴漏效應,即政府推動經濟,做大個餅,便可以惠及各階層。事實是在曾蔭權管治的大部分時間,香港經濟表現非常好,但貧富懸殊卻不斷加劇,正好反映在沒有優質的收入再分配政策下,大部分的經濟成果只會被富有階層掠奪。
至於增加市民的置業率也未必能夠改善香港的貧富懸殊情況。港大王于漸提議容許公屋租戶以建築成本買入居住單位(賣出時要補回地價),解決貧富懸殊問題。然而,從新加坡的經驗來看,即使是差不多全民皆是業主,近九成家庭住在政府以超低價出售的組屋裏,但新加坡的堅尼系數也高達0.74,這或許證明大大提高市民的置業率也無助減輕香港的貧富懸殊。
對政府來說,要大幅收窄貧富差距是漫漫長路,但並不代表不可完成。根據一位本地學者的研究,香港已出現「教育不均」(educational inequality);富有家庭子女入讀本地大學的入學率遠高於貧窮家庭子女,最終為社會帶來不少「機會不均」的情況。這不是香港獨有的現象,最近頂尖智庫Brookings Institution公布關於教育不均的研究報告,顯示美國富有家庭子女入讀專上教育學院是貧窮家庭子女的三倍。非常有趣,美國和香港是眾多發達經濟體在貧富懸殊表現最差的兩個地方,林鄭政府肯定需要盡快處理此問題。
活化工廈益炒家 辣招礙二手流轉
另一個問題是政府在制訂政策時必須考慮其嚴重後遺症,尤其是對貧富懸殊的影響。以幾年前活化工廈政策為例,不少資深地產炒家早已洞燭先機,趁機會早早買入工廈再轉手獲利,卻令工廈的價格租金瘋升,最終加大中小企的營運成本。
樓市辣招也有後遺症,現在看來這政策是窒礙二手樓市流轉,更驅使市民轉到一手市場置業,無疑令已經相當富有的地產商更富有,但部份二手樓業主卻因辣招未能沽貨,這種情況非常不健康。
政府坐擁過萬億元的財政儲備,但社會出現極度貧富懸殊的困境。從這角度來看,政府無能才是本地貧富懸殊的最大原因。
原刊於《蘋果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