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急救訓練工作歷史悠久,早在1884年已設立香港聖約翰救傷會(St. John Ambulance Association),為市民提供急救和護理培訓。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何東弟弟何甘棠倡議籌組聖約翰救傷隊(St. John Ambulance Brigade),以應付急變,1916年獲英國聖約翰總部批准成立。第一支救傷隊是香港青年會救傷支隊,由何甘棠出資捐出裝備和制服,並出任隊長。最高級長官(時稱助理總監)是羅富士(Edwin Ralphs),他由英國聖約翰總部委任擔當此職。
初期救傷隊只有百餘人,到今天已發展成7,000多人的救急隊伍。他們不僅在太平盛世提供急救服務,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進入戰爭時期,隊員仍堅守崗位。當時有部分隊員奉召前往全港不同醫院和急救站(民事單位)服務,另外有些隊員借調到軍事單位如香港義勇防衛軍等,在戰場上救傷扶危。
雖然他們身上配戴了醫務人員標誌,但戰火無情,有不少救傷隊員殉職。當中有隊員在北角當值時被入侵的日軍殺害,亦有隊員在赤柱和柴灣陣亡。其中一隊約10名救傷隊員由赤柱撒返市區時與日軍相遇,由於隊員穿了卡其色制服,被日軍當作戰鬥人員而將他們斬首處決,行刑地點在黃泥涌峽。隊員鄭添眼見死神將至,毅然跳山,逃過一劫;另一隊員朱紹麟被日軍刺中數刀,他佯死躺在殉職隊友身旁,最終避過斬首厄運,他們為這段歷史留下見證。
黃泥涌峽悼念儀式
太平洋戰爭期間因公殉職的隊員估計逾百人,但得知名字的只有56人,當中19人服務於軍事單位,其他在民事單位。1952年聖約翰救傷隊獲准在黃泥涌峽豎立殉職隊員紀念碑,由訪港的英國聖約翰救傷隊總監岳圖倫爵士(Sir Otto Lund)主持揭幕。自此救傷隊在每年11月的和平紀念日到來悼念。
最初紀念碑靠近山邊,前臨馬路,當進行悼念儀式時,部分隊員要站在馬路,警察要將往來汽車暫時截停。直至1993年6月,港府在附近撥出較寬闊的地方(黃泥涌峽道油站對面)重置紀念碑,方便隊員出席悼念活動。
紀念碑的頂端可見聖約翰救傷機構的徽章,那是源自中世紀十字軍東征時期一個醫療服務團體的黑底白色四臂八角十字架。紀念碑基座四面均有刻字,其中兩面刻上相同字句,表示此碑由聖約翰救傷隊的贊助人、醫生、長官和隊員建立,以悼念1941至1945年戰爭期間殉職的救傷隊長官和隊員。另外兩面原刻上出席重置紀念碑儀式的總監及眾高層名字,2013年改置56名殉職人員名單。2015年在紀念碑旁加設兩塊文字牌,講述聖約翰救傷隊員在戰時為保衛香港而犧牲的歷史。
悼念儀式有200多人參加,理事會主席、救傷隊總監、救傷會總監及各隊代表等人在紀念碑周圍列隊,先由樂隊號角手奏出哀樂《最後崗位》(Last Post),眾人默哀兩分鐘,之後再奏出《魂兮歸來》(Reville),接着各代表逐一上前獻上花圈,歷時近半小時,過程莊嚴肅穆。
大坑道總部
香港聖約翰救傷隊在1916年成立初期沒有正式的辦公室,隊員需在不同的私人辦公地點工作。1930年英皇書院創校校長摩利士(Alfred Morris,又譯莫理仕)獲英皇喬治五世委任為香港最高級的長官(時稱總監),他開始籌建總部大樓供救傷會和救傷隊使用,作為推廣及培訓隊員的中心。1933年商人周文治捐出鉅款,並獲政府撥出大坑道口一幅山坡地興建三層高的大樓,混合了古典和當時最新興的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屋頂插上三枝旗桿,外貌與別不同。
總部大樓於1935年5月9日由港督貝璐爵士(Sir William Peel)主持揭幕,主樓名為「周雨亭樓」,以紀念周文治的父親周雨亭。最底一層是長官和隊員的會所,二樓為大堂,通連半圓形的正門。1949年在大堂中央鑲嵌一塊紀念碑石,刻上戰時殉職隊員名單,由到訪的英國聖約翰救傷隊總監施利文爵士(Sir James Sleeman)主持揭幕,以表揚他們的崇高典範。該碑現時以絨布覆蓋,布上有聖約翰救傷機構的徽章。大堂的閣樓為辦公室,最高一層是用作開辦各項課程的班房。
主樓旁有一座單層職員宿舍,下方設有車房,可容納三輛救護車。早期的救護車由慈善家胡文虎昆仲捐贈,最初停泊在禮頓山道(1950年代易名禮頓道),此後便有固定「居所」。車房門外安裝了電鈴,給需要緊急服務的人按動要求救援。淪陷時期,大樓被日軍憲兵隊佔用。1958年位於麥當勞道2號的新總部落成,大坑道2號的大樓改為聖約翰救傷隊香港分區總部,1997年改為港島總區總部,現今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在摩利士擔任總監期間,胡文虎、胡文豹昆仲以聖約翰救傷會的名義出資在長洲東灣興建醫院,1934年落成,名為「長洲醫院」,又稱「聖約翰醫院」,門樓寫上St John Ambulance Association Haw Par Hospital,是離島第一間西式醫院,現已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戰後聖約翰救傷機構重組,因財力資源不足,長洲醫院交由政府接管(1991年隸屬醫院管理局),救傷隊集中訓練急救人員及提供急救服務。
摩利士曾在新界錦田居住,1934年他在這鄉村興建聖約翰婦孺醫院,贈醫施藥。每周末他都親至錦田巡視,並發給每名兒童一仙,讓他們度過一個愉快周末。其夫人羅惠德是助產護士,駐錦田的聖約翰婦孺醫院,替村婦接生。時至今日,不少老一輩的村民都是由羅惠德(人稱三姑)接生的。摩利士的孫女莫文蔚在2002年獲委任為聖約翰大使,延續祖父的義務工作。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