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師奶奶」張愛玲的小說暢銷華人社會,特別是兩岸三地,出版社久不久便有新包裝的張愛玲全集或特別紀念版面世。然而,超過半個世紀以來,張愛玲其中兩部小說《秧歌》和《赤地之戀》一直被大陸列為禁書,不准出版。
屈居斗室 創作小說
《秧歌》和《赤地之戀》兩書都是1954年在香港出版,當時張愛玲屈居於北角英皇道一間斗室,創作了這兩部頗受爭議的反共小說。張愛玲1952年由上海抵港,一開始便面對生計問題,因此只能住在租金相對低廉的女青年會,替美國政府新聞處翻譯《老人與海》等西方文學名著。後來在美新處認識了宋淇夫婦,因為宋淇一家住在北角繼園街,張愛玲便託宋淇在離繼園街很近的英皇道租了一個小單位,方便她到宋家串門,也可以有個私人地方專心寫作,這時張愛玲已受美國新聞處委託撰寫反共小說《赤地之戀》。
宋淇在《私語張愛玲》一書裏,曾經形容張愛玲所租住的斗室家徒四壁:「這房間陳設異常簡陋,最妙的是連作家必備的書桌也沒有,以致她只能拘束地在床側的小几上寫稿,說她家徒四壁並非過甚其詞。」美新處要張愛玲寫大陸土改下的農民生活,這不是她的專長,但看在豐厚的稿酬份上,唯有頂硬上。宋淇形容張愛玲這段期間創作出現「不如意的寂寞和痛苦」。
夏志清高度評價兩本小說
台灣作家水晶在《張愛玲的小說藝術》裏,記下他和張愛玲討論《赤地之戀》寫作經過:「她主動告訴我,《赤地之戀》是在授權(commissioned)的情形下寫成的,所以非常不滿意,因為故事大綱已經固定了,還有什麼地方可供作者發揮的呢?」
儘管張愛玲對《赤地之戀》很不滿意,但她在《赤地之戀》(1978年台灣慧龍文化公司出版)的自序裏覺得這本書仍然有可取之處:「《赤地之戀》所寫的,是真人實事,但是小說究竟不是報道文學,我除了把真正的人名和一部分的地名隱去,而且需要把很多小故事叠印在一起,再經過剪裁與組織。畫面相當廣闊,但也並不能表現今日大陸的全貌。譬如像『五反』,那是比『三反』更深入地影響一般民眾的,就完全沒有觸及…….。」
給予《秧歌》高度評價的夏志清教授,也在《赤地之戀》寫了一篇序,他指出:和《秧歌》相較起來,《赤地之戀》的風格,似稍欠完整。這無非是張愛玲的野心更大,要包括更廣的範圍。夏志清說:「《赤地之戀》毫無疑問地是一本悲天憫人的小說,語言乾淨,意象帶有豐富的隱喻性。這一點在開頭100頁就可以看出來──在共產黨所搞的土改把戲下,大地變得荒涼、陰森如鬼域。張愛玲在這方面所露的功力,直追《秧歌》。」
邊翻譯邊創作 兩書緊接出版
《秧歌》先有英文本,張愛玲在斗室裏把它譯成中文,1954年7日出版。3個月之後,《赤地之戀》便面世。《赤地之戀》初版非常罕見,目前已知香港只有4位藏家擁有此書的初版,筆者是其中一個。從出版時序看,張愛玲把《秧歌》翻譯成中文版,馬上預備《赤地之戀》的出版,因此可以估計張愛玲是一邊翻譯《秧歌》,一邊創作《赤地之戀》,否則《赤地之戀》沒可能緊接《秧歌》出版。
《秧歌》是由美新處轄下今日世界社1954年7月出版,《赤地之戀》是香港天風出版社(美新處旁支機構)1954年10月出版,兩者相差僅3個月。《秧歌》和《赤地之戀》都是領取美國新聞處的稿費,不同的是,《赤地之戀》是由美新處授權(commissioned)所寫的,由「土改」、「三反」寫到「抗美援朝」,反共色彩濃厚,此書在內地一直被列為禁書。
《赤地之戀》描述大學生劉荃與黃絹等一起下鄉參加土改,見證了殘酷的批鬥與處決富農中農的場面。因為支援抗美援朝工作,劉荃被調回上海做文宣工作,卻在運動中看到親友互相揭發自保的場面。劉荃在痛苦中自願到朝鮮前線作戰,以求在死亡的陰影中麻醉自己的痛苦。最後,劉荃做了戰俘被遣返中國。
《赤地之戀》部分章節描寫共產黨員辱罵國民黨政府,甚至譏諷了蔣介石,在當時的台灣對書刊嚴厲檢查之下難獲通過。《赤地之戀》及《秧歌》50、60年代在台灣出版的歷程極為艱辛。《赤地之戀》最初在台灣只能以刪節本面世,若干年後皇冠出版社才以原裝出版。
英皇道的記憶
北角英皇道對張愛玲來說,應該有特別的記憶,她除了在斗室寫了《秧歌》和《赤地之戀》之外,還在英皇道上的蘭心照相館影了幾張經典照片。張愛玲在《對照記》提到:「1954年我住在香港英皇道,宋淇的太太文美陪我到街角的一家照相館拍照。1984年,我在洛杉磯搬家理行李,看到這張照片上蘭心照相館的署名與日期,剛巧整30年前。不禁自題『悵望卅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這是張愛玲文章裏唯一一處提及她曾住在英皇道,地址卻欠奉。照相館位置可以按圖索驥,我在這裏可提供張愛玲曾經拍照的蘭心照相舘的地址,和在網上找得的蘭心位置圖。手上有一張蘭心照相館(Lee’s Studio)的卡紙相片套,清楚寫明是英皇道338號。蘭心早已不存在,現址已改建為20多層高的商業大厦,位置面對電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