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學校系統一直存在着一個現象,主流學校都是由政府資助營辦,由不同的辦學團體以校本管理的津貼學校,加上少量由政府營辦的官立學校,已佔香港學校總數約84%。餘下的直資學校、私立學校或國際學校,雖然家長要交學費,事實上仍是供不應求,不少家長都想盡方法讓子女入讀,退而求其次才是地區名校。箇中原因當然可能十分複雜,但也明顯反映不少家長對主流學校教育缺乏信心,又或覺得這些「非主流」學校才能提供更優質的學校教育。
具素質的普及教育是政府投入重大公共開支,以及未來社會發展基礎的關鍵所在。提供12年免費教育的主流學校,與部分或全自資的直資或私立學校究竟有何差異?我們需要怎樣素質的教育?什麼因素會阻礙教育素質的提升?我們應如何作出突破?在近年香港學校進行課程檢討及各學習階段課程指引發布的時機下,肯定是教育工作者及家長們共同關心的議題,的確值得我們深思和探討。
主流學校不可能實施多元創新課程?
反本溯源,香港自1978年實施以政府資助學校為主的9年免費強迫教育以後,1988年《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三號報告書》提出:「直接資助計劃的構思,是指政府資助及鼓勵私校發展為一個強大的體制,同時讓學校有充分自由去訂定符合基本教育標準的課程、學費及入學資格。」直接資助中學及小學分別在1991及2000年開始設立,在2000年後更以象徵式地價批地給沒有接受政府經常津貼的非牟利私立學校,以及提供一次性的工程設備津貼。
政策原意是面對當時社會不同的取向和價值觀,工作上多方面的要求,日新月異的科技和全球一體化的趨勢,需要建立更多元化的學校制度,讓家長有更多選擇。然而,直資學校與公營學校同樣接受政府相近的資助,但直資學校可以收取學生學費,並在財政運用、收生、課程和教學語言、教職員編制等都有更大的自由度。這種因制度上的差異所造成學校間的教育機會不平等,一直受到質疑。其實,我相信沒有人質疑教育需要多元化,但真正需要的是教育模式的多元化,而不是教育資源的差異化。為了提升香港教育的素質,也許我們真正要爭取的,不是要減少直資學校的資源,而是增加主流學校的資源。
歸根究柢,我們還是要問,如果不是未滿意現在主流學校的體制和教育素質,為何需要多元化的學校制度?我們不是應該在教育公平的基礎原則下,讓主流學校就能做到百花齊放,就能提供多元化的優質教育?筆者在2000年後經歷了20多年在主流學校前線的教育改革工作,目睹許多同工努力創建多元化學校課程的成果,亦體會到不少舉步為艱的諸多牽制:縮班殺校的陰霾、考試成績取向的家長選校文化、分等級及單一化的升學制度、缺乏多元出路的就業前景、學校領導的遠景與胸襟、教師課程與教學改革的能量等。要突破這些限制,除了要增加資源的投放外,更重要的當然是要教育體制層面的鬆綁。如果給予各種辦學自由度,是直資學校或私校能提供優質教育的重要因素,我看不到有何理據不將這種自由度,逐漸擴展到主流學校。
其實,教育局的課程政策某程度上已具備一定彈性,主要是以各科課程指引文件規範主流學校課程,當中只提供學習內容及教學活動建議等大綱,學校主要依據教科書及校本調適內容來施教,亦鼓勵學校利用彈性課時進行跨課程整合學習,甚至有學校更放棄使用教科書,自編全套學科課程。筆者在學校就曾開辦一科非教育局編定,但極受歡迎的「藝術文化」課程。我深信只有在主流學校都能見到就自己的辦學特色及學生需要制定校本課程,甚至能建立多元化的創新課程,香港學校教育與課程改革所一直提倡,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學習經歷的目標,才會見到真正的成果。這還需要教育政策制定者對學校有更大的信任,給予學校更大的自由度去開創課程,學校領導人員有更大的胸襟與識見去配合及造就,才可能實現。
愉快學習不可能有高素質的教育?
一般學校不欲大膽創新課程的原因之一,是經常容易陷入兩個教育改革的誤區:其一是不斷應接由上而下教育政策的各種要求,以至迷失方向;其二是害怕教育改革變得學習鬆懈,令學生成績下滑,想盡辦法去隱藏各種揮之不去的操練。
對於第一個誤區,我經常強調老師教了,並不代表學生學了。為追趕進度而草率完成的教學,不會有良好的學習效果。更何況,頒布了政策或學習內容,也不代表老師教了,學生就學到了。學習和成長都是一個極端複雜的過程,受極多因素影響及塑造,必須落實到每間學校、每個班級,甚至每位老師及學生去經營,才會有真正的效果。為求有素質的教學,我們必須容讓老師有自由度及空間去調適及創建課程,讓學校更能建立自己獨特的辦學特色,走出自己的教育方向。
對於第二個誤區,剛好與第一個誤區的問題緊扣,學校課程愈缺乏彈性,學習內容、方法及考試模式愈單一,學生的學習空間與興趣就愈被壓縮。加強操練的結果卻令學習更單一、更沉悶,即使有個別學生表面上受得操練,這種負面的學習經歷卻可以伴隨一生,我們整個教育制度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摒棄死記硬背及為考試而作出的高強度訓練的學習模式,就是為了讓學生更能在愉快的學習環境及氣氛中,更有動力去學得更深和更廣。如果我們仍有那麼多家長為了減低子女學習壓力,追求愉快而又有素質的學校教育,有更佳的學習成果和更多元的出路,而去選擇直資學校或私校,我們是否應該對現有的主流教育學制、本地考試及升學制度作出深切的反思與檢討?
自由開放不可能培養優秀自發的教師?
教育素質最終的把關者其實是站在最前線的教師。筆者在主流學校當了校長20多年,不斷帶領教師開創多個特色課程,可以肯定校內教師的工作量較一般學校大,但教師的流失率卻極低。回顧這些日子,學校絕不可能操控、強制教師去創建多元化的課程。只有尊重和信任老師,營造自由開放的氣氛,燃點其工作熱情,就着教師的意願與專長調配任務,每個老師才能親身感受到強烈的成功感與滿足感。每一個課程的經歷,都在不斷積累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結果是學生學習、學校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成就,三為一體,相互交結,同步成就,教學與學習素質的最後一關才有成功的可能。
以往有些學校領導層被批評對待老師苛刻,校長也被說成高度操控老師的「土皇帝」。在強大的收生壓力及評比氛圍下,出現由上而下對老師的監控與壓力,自有其根底性的內在原因。領導人也許恐怕自由放任會導致發展失控,愈有「作為」的校長就愈容易走進操控的陷阱。然而,很可惜,單從由上而下的教育政策及課程發展,而欠缺教師的理解、認同及主動開發,真正有素質的教育不會出現。學校需要確立有願景、有焦點、有部署的課程領導班子,才能激發教師實踐改革的能量。增撥資源及減低師生比例,固然能提供更大的改革空間,但真正的開發潛力還是在學校領導的一念之間。
香港實施普及教育至今已有40多年,多少人在當中為追求優質教育而付出了努力,又有多少家長為子女尋尋覓覓?我們只有從以上學制政策、教育信念與學校領導3個層面去疏解、去突破香港學校教育的3個不可能,為所有學生提供優質教育的夢想才會有真正實現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