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高中的成長經驗:課程篇

上海的普通高中課程設置,過去20多年間也努力地謀求多樣化和具選擇性。不過,目前為止,高中3年的課程範圍事實上限定死的。相比之下,M校4年的課程框架中,給予了學生大得多的選擇空間。

2023年9月一個青年人(以下稱H君)從上海一所國際高中畢業,他向我們回顧了過去4年半的時間裏在高中的成長經歷,令人感觸良多,並促使我們把他的一些經驗記錄下来,繼而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審視這些經驗潛在的教育意味。

上海的「國際」高中是一個內部差異很大的類群,並沒有統一的制度。H君就讀的那所國際高中,我們不妨稱它為M校吧,或許只是其中的一個特例。不過,就H君在M校的學習經歷來說,我們倒是切實感受到了課程上的選擇權對於一個少年人成長的重要性。

上海的普通高中課程設置,過去20多年間也努力地謀求多樣化和具選擇性。不過,目前為止,雖然在課程計劃中縱向區分了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研究型課程等多種課程類型,並在橫向上區分了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等不同修習要求,但從學生的角度看,高中3年的課程「範圍」(scope)事實上限定死的,你不能選擇不修習物理或者不修習化學,你只能在限定的範圍之內選擇介入的「水準」(level)上略有深淺。

真正培養 學術興趣

相比之下,M校4年的課程框架中,給予了學生大得多的選擇空間:學生每年必須在數學、語言(英語)、科學、歷史和體育5個領域中至少修習一門課程,而在此之外的部分,則由學生自由選修;在每一領域(尤其是數學和科學)內部,也存在着寬闊的選擇空間,學生可以選適切於自己水準的課程。

在這樣的框架下,與H君同時入校的20多位同學,4年的學習歷程就逐漸顯出選擇上愈來愈大的差異:第一年大家都選擇「普通數學」、「普通科學」、「世界史」時,差不多是(管理意義上的班級的)「全班」同學一起修習;到了第二年,有人在數學上選「代數」,有人選「幾何」,有人選「微積分榮譽」,同修一門課程的「同班」同學就只有7、8位了;第三年和第四年,在每門課上可能就只有3、4位「同班」又「同修」的同學了。

這樣的安排,從H君的成長經驗來說,展現出至少兩個方面的好處:一是他可以根據自己的歷史經驗、能力傾向和未來志趣做出更具適切性的個人課程安排;二是他從較小的年紀就意識到他必須負責任地策劃,以及安排自己的重大人生事項,而且初步地積累了經驗。

H君在進入國際高中之前,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初次接觸物理,由於各種原因,他差不多從一開始學習這門課程就對它非常反感,沒有熱情,成績也不好。像許多同齡孩子一樣,這門課程成了他一塊心病:愈是厭惡它,它就愈黏着你不放;它愈黏着你,你就愈討厭它;你想盡了各種辦法試圖喜歡它,它卻看起來愈令人討厭……

讀了國際高中之後,他終於有機會完全回避了這個學科的選擇(雖然在我們看來這未嘗不是一種遺憾),但又在科學領域中充分發展了他對於生物、化學、環境科學這些學科的興趣,都修習了相應的進階先修課程,並獲得了很好的成績。現在他進入大學,雖然並不是生物相關專業,但他仍然在第一個學期繼續選修了生理與健康、生物科技課程,說明他在高中期間真的培養起學術興趣,而不僅僅把它們當成是敲門磚。

私聘教師 專門開課

H君在課程安排上的另外一件讓我們很感動的事情,是他和一些同學居然能夠私聘教師專門為他們開設了感興趣的課程。十年級的時候,H君選修了歷史領域中的美國史,任課老師既有歷史專業的背景,又有政治和法律專業背景,把美國歷史中(相對於中國人來說尤其顯得特別而有意義的)政治與法律的部分做了很好的發揮,成功地喚起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他們非常希望這位老師能夠在下一年繼續開設更專門的課程,但是學校當時的課程方案中(緣於國家法律法規的限制)並沒有關於政治或法律的高階課程的設置。結果,這些同學就每人交了幾千元的學費,湊了一筆「束修」,私下聘請這位老師每周兩個晚上給他們開了一學年的「美國政治」和「國際政治比較」課程。這在國內的普通高中是很難想像的。

課業鍛煉 自主自律

比具體的課程修習更重要的,是具有高度選擇性的課程安排,培養了H君負責任地規劃和安排自己的人生的意識和習慣。H君的家長曾刻意培養孩子的自主自律習慣,成效一般,但總體上不很理想,在H君進入國際高中之後,問題的癥結才顯現出来:青年人的學業才是他的人生「主」題,只有在這裏的自主自律才是內在的、深刻的、能夠延宕性地遷移到別的領域的;試圖從邊緣事務做起,再遷移到學業,那是本末倒置的。

策劃和安排一學年的課程並實現內容之間及時間運用上的最大化,這是H君進入國際高中之後面臨的第一項重大的、必須自己負責的課題,他從中學到的東西,遠不止最後確定了自己的課程表那麼簡單。此後他在組織俱樂部、組建團隊參加社會服務和學術競賽活動等過程中,都很好地鍛煉了「自己負責」的意識和能力,但我們覺得他在決定自己的課業安排中所獲得的這方面的鍛煉,更根本和深刻。

總之,在課程方面,至少對於中學階段的青少年來說,選擇權或許確是一件值得我們再予審慎思考和對待的課題。

國際高中系列 1

聯名作者簡介:

薩曼多(筆名),在香港獲得博士學位,在內地一所頗有名的大學任教。一個在課堂上自省多於誨人的教師,一個在書房裡思考多於閱讀的學人,一個苦苦尋求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卻總是陷入重重疑問又不得不日日前行的行者……

黃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