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開始,東南亞地區的火藥味愈發濃烈,泰國、柬埔寨兩國數度兵戈相見。雙方領土爭議的焦點,千年古剎柏威夏寺一時之間也成為世界的焦點。同是篤信佛教,同有「佛國」的美譽,究竟是什麼樣的歷史恩怨和利益衝突,使得泰柬這兩個相鄰的國度不惜刀槍相向?帶着這些疑問,我們的新聞採訪團隊又出發了。
我們通宵夜行,從曼谷出發,經過將近8個小時的車程,終於抵達了泰柬邊境上的四色菊府堪塔拉拉縣。在通往邊境的路上我們所見,泰國軍方增援前線的部隊,有戰車、大砲,還有一車車的士兵。
2011年2月4日,泰柬邊境上,槍砲聲隆隆。原本平靜的泰柬邊境頓時消煙迷漫。在接下來的10餘天中,在泰柬爭議的柏威夏寺地區,雙方六度交火。雙方出動各種重型武器,造成數十名軍民的死傷。戰事不斷加劇,砲火無情,附近的村落變為廢墟。住在邊境上的上萬村民需要撤離。我們在四色菊府甘他拉臘縣一所學校的體育場內,找到了大約幾十個村民。教室和走廊就是他們的臥室,因為教室不夠住,也有不少人睡在操場上,天還沒亮。
作為最快到達現場的華語電視媒體,我的攝影隊迅速架設備做直播,我們不願意,但卻不得不打破他們來之不易的寧靜。起床後,不少村民,聚在唯一的一台電視旁,關心前線戰況,也充滿回家的渴望。因為撤離時走得匆忙,他們只簡單的包裹行李,當年泰國的冬天特別長也特別冷,在庇護中心,每位村民拿到一床棉被,但村民說,這裏至少是安全的。他們不知何時才能返回家園,只知道,在短短的幾天裏,國家已經被捲入一場不折不扣的戰爭。
柏威夏寺:扼守險要的世界文化遺產
衝突在爆燃,歷史重演,柏威夏寺這個千年古剎,再次成為衝突的導火線,戰爭的受害者。泰柬歷史一度被埋藏的傷疤,又再在斑駁的彈痕中流出血來。
柏威夏寺的叫法來自高棉語,泰國人稱這座寺廟為帕威寒石宮。柏威夏寺接近泰國邊界,坐落於柬埔寨高原邊緣,距離柬首都金邊240公裡,位處摩艾丹山崖之上,可觀看遠方的廣大平原和山脈。
始建於西元9世紀的柏威夏寺,原是印度教神廟,見證了高棉帝國600年的東徵西戰。當年高棉版圖空前遼闊,直至今日,泰國境內仍有不少當年高棉人留下的歷史文化遺跡,但論規模和藝術成就,無有能出柏威夏寺之右者。
直到今天,柬埔寨人仍然將它視為重要的文化象徵。柬埔寨貨幣上,就印着柏威夏古寺圖像。
古寺興衰背後暗藏衝突伏筆
200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柏威夏寺為世界文化遺產,理由是柏威夏寺佔據極佳地勢、融自然景觀、建築藝術和宗教功能為一體,「極佳地勢」和「自然景觀」,確實是柏威夏寺的精髓所在,卻也為日後的泰柬衝突埋下伏筆。
柏夏寺的極佳地勢,其實早在100年前,就被外國人所深切體會。1907年法國的殖民主義者要泰國簽署定界條約,法國人當時就留意到,神廟處於戰略制高點,於是在地圖上,塗改分界線,將條約中原本劃給泰國的柏威夏寺,劃在柬埔寨一方。泰國後來雖然發現,卻懾於法國的強大而只得繼續沿用舊地圖,由此留下世紀爭端的話柄。
而當年法國殖民者陰謀誕生的地圖也成為了國際法庭1962年一紙判決的重要法理依據,柏威夏寺被判為歸屬柬埔寨所有。不過兩國之間的領土爭議卻並未從此消弭。
雖然泰國官方也承認寺廟歸柬埔寨所有,但對周邊4.6平方公里領土,國際法庭沒有就歸屬作出判斷,形成了現在的爭議區域。
同時,柏威夏寺修建於摩艾丹崖頂端,雖然山崖和寺廟本身劃歸柬埔寨一方,但柏威夏寺的唯一陸路通道位被劃為泰國一側,邊界線就劃在這條入口通往神殿的第186級階梯上。這樣一來,盡管神廟屬於柬埔寨,泰國卻握住了通往神廟的唯一通道。
這條唯一通道,到底是導向戰爭,還是指向和平?
1963年,當時的柬埔寨領導人西哈努克親王就曾登上寺廟,宣布要把成變成和平的通道,所有泰國公民可不用辦理任何簽證進入寺廟參觀,泰國政府也不必歸還所有先前流失的寺內文物,柏威夏寺也由此進入短暫的和平時期。
昔日友善不再申遺引發衝突升級
2008年,柬埔寨方面成功將神廟申請世界遺產,等於是確認,這座古跡屬於全人類,並非一國所有,然而泰國的民族主義組織無法接受,尤其是「黃衫軍」群起抗議。
時任泰國外長諾巴敦也因為未經過國會批准就同柬埔寨簽訂聯合公報,同意柏威夏寺申遺,而被迫辭職。
其後泰國更將寺廟北側4.6平方公里的爭議土地劃入「柏威夏寺國家公園」,同時宣布封閉摩艾丹崖。由此,雙方的芥蒂不斷加深。
歷史的恩怨,民粹主義的抬頭,加上政治勢力干預。使得柏威夏寺衝突,成為一個難解的死結。
當時執政3年多泰國阿披實政府首次面臨民調。面對曼谷街頭「黃衫軍」以「主權至高無上」的高帽壓頂,泰國政府難以妥協,只好放言保衛主權。
同時,時任柬埔寨首相洪森正在為國會選舉拉票,反對派批評他處理邊境衝突不利,所以洪森的選擇餘地也不多,只能針尖對麥芒,不肯示弱。
一座寺廟,兩個佛國。千年古剎柏威夏寺淪為政治角力的附屬品,恐怕不是佛門的初衷,砲聲隆隆之中,還柏威夏寺一片淨土,考驗兩國領導人的政治智慧,更需要兩國人民的菩提胸懷。(未完待續)